
武汉新天地乒乓球俱乐部
-
今晚去了某乒乓球俱乐部,与两位球友对阵,一胜一负。
打完球,无论胜负,是需要思考和分析的,这样做不仅有趣而且对提高不无好处。分析胜在哪里,我一般都没有兴趣,分析起来让人觉得有炫耀之嫌,而且分析胜利的原因,对我来说意义不大;分析败在何方,我个人觉得才是重点,既能知晓自己的缺点,又能明白今后的努力方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打球时不大计较输赢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下面是我告负的一场球赛的技术分析。
一、 基本分析一般的业余爱好者,打球的特征都比较显著,而且优点、缺点都较为突出,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一二,即使是对阵前的几个练球,也能了解个大概。
(一)、 正手特征比赛前,我与对手进行了正手攻球练习,发现对手在攻球时,板型上下晃动,也即先压板,在击球的瞬间,板型变大。
这样的击球方式,注定了除了高球以外,对一般的球,无论是回击上旋来球还是下旋来球,无论是采取攻球还是拉球方式应对,均是难以击打出高质量的球的,也就是说,是难以发力的,因为这样的击球方式只要一发力就会失误。特别是在处理上旋球的时候,这种击打方式,既不能快带,也不能快攻,更不能中近台的拉冲。
我的这个分析结论,在实战中得到了印证。实战时,我有针对性地对其正手位发侧上旋,对手基本上都是轻碰、轻拉的方式回击,不是出界就是冒高。
正手位,是对方的一个显著的缺陷。
(二)、 反手特征对手反手位击球,是传统的推挡,但其推挡技术极有特点。
我观察了一下,他推球时,是完全的挤压式推挡,也就是先压住球后再向前推,而且稍有下切的动作。
赛前练习,我攻球、对手推挡,我忽然发现,对手推过来的球,第一弧线较低,落台后的第二弧线更低,而且前行速度下降较快,这让我不得不在攻球时要向上加更多的摩擦。这样的攻球方式是我最害怕的,因为我从一开始打球,就没有练习过攻球,全是退后一步的拉,所以攻球是我的弱项技术之一,而且在实战中总是直接向前撞击而忘记略带向上摩擦。
实战中,对手多个推挡过来的半高球,攻打时均下网。
在我采用拉球、对手采取推挡方式的练球中,对手回击过来的球,不仅第一弧线与第二弧线均较低,而且前行速度下降非常快,我发力连续三板拉球,对手推挡回击过来的球,弧线居然能一球比一球短,要想抢同一个击球点,我还必须滑步前移。前后移动拉球,我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拉过三板后,我就失误了。
在我用直拍横打、对手用推挡的练习中,对手的推挡明显比我快。直拍横打,我是在实战中学的,真正的练球,也就是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而每次练习也仅为十多分钟,且直拍横打还不具备在移动中进行有效回击的能力,实战中异常吃亏。
(三)、 观察小结总体上来说,对手正手位的能力较弱,而反手位较具特点。对手进攻时,其正手位的进攻应该对我构不成威胁,而其反手位的推挡,估计我就难以应付了;另一方面,我进攻时,无论我攻击其正手还是反手,估计对方都难以应对,尽管在练习中,对手对我弧圈球的攻击采取推挡的方式应对较好,但这样的推挡方式在实战中是不可能较好地防守我的弧圈球的,因为这样的推挡,难以在移动中进行,因为只要一移动,由于球拍的移动,将难以抢点进行防守,估计不是冒高就是出界。
二、 对阵过程有了上面的分析,对阵时,只要我在线路上以送对手正手位为主,就能抓住对手的正手位弱点;只要我能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或相持中抢先起板,胜机应该还是有的。
可惜,这两点我都没有做到。
(一)、 思路不清打球前想好的战术,一打起来,头脑就有点懵了。
1. 击球线路
实战中,我有点发懵,总是习惯性地将球送到对手的反手位,特别是在对手抢攻进入上旋相持时,全送到了对手的反手位。一送反手,对手即推我反手,这样就形成了对手的强项推挡技术与我的弱项直拍横打技术的相持,被动异常,连连失分。
一句题外话:有一位朋友,正手直握球拍,目前三个月正在进行将左推右攻变为反手直拍横打、正手拉球的改造,这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2. 针对弱项
对阵前即看出了对手的正手是弱项,实战中也针对其弱项进行了一些攻击。比如,直接发上旋或不转球到其正手位,逼其低质量的回球,再直接攻击其正手位。这样的发球战术非常奏效,但得分后,就习惯性地变化了发球,现在想来,真的后悔莫及。龚老师曾经说过,只要你发现对手对你的某种发球技术不适应,你就要将这种发球进行到底,因为11分的2球轮换发球制,对手是不可能快速调整到位的,即使最后适应了,比赛也该结束了。
龚老师的教导,忘记了啊忘记了。
(二)、 能力欠缺赛前制定的战术,在实战中完全没有得到实施,这是输球最主要的原因。之所以制定的战术没有得到实施,除了打球时发懵以外,还与我的技术能力有较大欠缺有关。
1. 接发球
对手发球极有特色,中间站位,反手位发球,发球时大部分都是我的正手位短球,而且球落台以后,即向球台侧面拐出,因为我不具备挑打的能力,接球时异常难受,只能右腿跨出将球轻搓或轻碰过网,这时对手马上发力推长球至我的反手空档,这种正手短、反手长的对角线式的战术打法,我曾经教过我的球友,想不到这个战术用到了我的身上。
对手发球后的对角线式的推挡,是我失分最多的地方。
2. 直拍横打
对手利用我不会挑打的缺陷,用发短、推长的打法,让我异常难受。对于这样的战术,目前我还不具备应对的能力,一是我的步伐不快,难以到位弥补反手位空档;二是即使强制到位后,也没有好的方法回击,推挡吧,对手会发力反推,而且还会大角度的变线,直拍横打吧,目前我还不具备在移动中的回击能力,失误较多;三是即使采取直拍横打的方式回击成功,由于质量不高,形成相互间的反手相持,我依然不占优势。
球,就这样输了。
三、 努力方向努力方向就不说了,闷着头自己练吧,练好了再去打。
另:
该球友为本网会员、武汉益友队队员,等级分为1780。
收藏 举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