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东方乒乓球俱乐部
-
首先,源于部族名称“吐难”“土难”。[本话题由 陈彤 于 2017-07-11 08:13:50 编辑]
根据“三史”之三《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东汉末年,鲜卑族吐难氏首领是掌管辽西的辽东属国乌丸(亦称“乌桓”)大人——“勇健有谋”难楼。其部族名也成为姓氏,简笔为“吐难”或“土难”。
至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北魏政权入主中土,第七位皇帝太和十九年,农历乙亥,生肖猪年,即河南的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的495年,孝文帝拓跋·宏(后改“元宏”)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省辖市)迁都至洛阳(今河南省地级市);后全盘汉化,包括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其中,吐难氏部族民众分改为汉字单姓,即难氏、山氏。
其中,难氏郡望为河南郡。在秦代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刘邦二年(丙申年,猴年,公元前205年)改河南郡。以望立堂。主要分布在今洛阳市(地级市)、武陟县一带。
这个姓氏的发现有一段令人可叹的故事!
丁丑,牛年,即1999年,在河南省焦作市(地级市)武陟县,曾出土了一通南北朝时期的石碑。碑文记载了一位鲜卑族官员的事迹,他的名字恰巧也叫做“难楼”,其后裔在武陟一带生息繁衍。今此县有四个难氏小村,村民男女老少全姓“难”(nìng),让人联想到灾难、困难等不祥之事。
当时,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政部门、当地户政管理机构和研究组认为这个姓不具有姓氏和人口统计意义,因而,在多次人口普查过程中,皆将此姓氏群体归类于字讹、笔误等的“别姓”之中。
后来,圣经里的“地极”,即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年,鼠年)8月成立的大韩民国的文化署听说了这个消息后,马上组织了一个“寻根访问团”,来到中国大陆进行考察核实。
难氏,在韩国人看来,就是自己的根源,理由如下。
其一,“‘难’姓随鲜卑北迁,松花江当时也改名成了‘难江’”。
无独有偶(除是2014年国产电视剧名外恰巧还是韩国电影名),关于东北地区的“难江”,隋代原本称“难河”;到唐代称“那水”;辽金两代称“鸭子河”“混同江”,参见汉奸、金代诗人蔡松年的七言律诗《渡混同江》,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凤凰卫视”)纪录片《江河水》都误会是黑龙江(中国古称羽水、黑水、浴水、望建河、石里罕水等,蒙古语称哈拉穆河,俄语称阿穆尔河)“这一河段”,其实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清代除称“混同江”外,还才称“松花江”。
其二,“随后,这些姓‘难’的鲜卑族才到了现在的朝鲜半岛”。
研究当代百家姓排列曾著《中华姓氏大辞典》《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群体遗传和概人口分布》(获2005年1月19日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中国四百大姓》等的袁义达曾给记者举此例,包括此中国五大罕见的姓之中国倒数第一姓的“过去看到时,还以为这些怪姓是因为笔误产生的,但经过我们这次调查后发现,这些怪姓有其深远的根源”。
其次,源于今台湾省难波氏。
在日据时代开始,即明治二十八年(清朝的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年,羊年,即1895年),大日本帝国日清战争(中日甲午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战胜,侵占台湾。直至昭和二十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年,鸡年,即1945年),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战败,日据时代结束。其间,进行文化侵略,逐渐形成倭夷化姓氏——难波氏,成为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中期的可叹遗痕之一!
如今,在这个族人中,有人简改为单姓——难氏。
注:与本文相关的本人、球友的日志链接红字。收藏 举报
你还不是该俱乐部正式成员,不能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