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东方乒乓球俱乐部
-
众所周知,12月25日是圣诞节。那么,这是怎么由来的呢?
在圣经的新约里,有希腊医生路加在公元61年至62年写的《路加福音》(图1)。
图1 《路加福音》记载了施洗约翰、耶稣的出生、童年、传道、受难、复活等事,圣徒路加(希腊语Λουκα,Loukas),生于叙利亚,牌文中的“回忆录”是 63年所写《使徒行传》(《路加福音》的续篇,记载了初代教会的历史)在2:8-16中说,当天晚上,有一些牧羊人见证了耶稣诞生(图2)。
图1 1948年初夏,路加华效先敬绘中国水彩画于丝绸(画作53×47.5厘米,裱装65.5×123厘米):报信天使是传说吹响末日审判号角负责警卫的炽天使、四位大天使长之一加百列,向牧人传布耶稣诞生的嘉讯然而,“蓝桃好吃”“耘正”认为,犹太人通常只在10月份左右的晚上才会在户外看守羊群,而不会在天寒地冻的12月底的夜晚
据《新天主教百科全书》(New Catholic Encyclopedia: Jubilee Volume,非编写于1905年1月11日的旧版和《现代天主教百科全书》)记载,早期基督徒并没有庆祝圣诞的传统。到2世纪,即138年,才由罗马帝国的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直至该世纪末,对耶稣诞生日,都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比如:
早期异端的派别有嗣子(有继承权的嫡子的自称)论派,即义子派(Adoptionists)认为,是4月9日或20日;
而在古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的基督徒则定于5月20日(图3)或11月18日。图3 网络情人节(Network Valentine's Day)是信息时代的爱情节日,定于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该节日源于歌手范晓萱的《数字恋爱》中“520”被喻成“我爱你”,以及音乐人吴玉龙的网络歌曲中“我爱你”与“网络情人”的紧密联系,后来“521”也逐渐被情侣们赋予了“我愿意、我爱你”的意思,“1314” 被喻成一生一世”),又被称为“结婚吉日”、“表白日”、“撒娇日”、“求爱节”
在三世纪,著名神父欧里根(Origen)甚至反对庆祝圣诞,说:“只有罪人才庆祝他们王(如希律王和法老)的生日,而基督徒只庆祝自己的死日,即升天堂获得重生的日子(图4)。”
图4 在中国文化和民间信仰中,天堂指人死灵魂升天以后居住的地方;在有严格教义体系的道教中,则指人得道成神成仙以后生活的世界;在天启宗教等宗教中,信奉 神的人(好人或正直者)死后,其灵魂就要进入到 神所居住的空间(天堂),与 神在一起,永生不灭,享受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恶人死后,就要受到 神的审判,被打入到地狱中受苦受罪) 的主教给罗马的主教写了一封信,询问耶稣的确切生日,回信答12月25日。
最早记载这一天庆祝圣诞的是336年的罗马年鉴。
关于这个节日的渊源,有以下几种传说。
首先,与“光”有关。
一是圣烛节(图6)。
图6 圣烛节即布里基德女神节,2月2日,纪念古爱尔兰的三位一体圣·布里吉姬女神
二是犹太教的光明节(图7)等。
图7 公元前165年,犹太人在马加比家族玛喀比领导下,从叙利亚的塞琉古王朝国王安条克四世手上夺回耶路撒冷,并重新将耶路撒冷第二圣殿献给 神,犹太教为纪念这一盛举,设立光明节(希伯来语חֲנֻכָּה或חנוכה,英语Hanukkah或Chanukah),又称哈努卡节、修殿节、献殿节、烛光节、马加比节等
其次,来自于其他异教神,《达·芬奇密码》(图8)也提到过。
图8 2003年3月18日,兰登书屋出版解开郇山隐修会苦心掩盖的惊天大秘密以及令人震惊的古老真相的《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是2000年讲述了以反物质为题材描写的人物之间的小说《天使与魔鬼》(Angels and Dem**)的续篇,两部都是美国丹·布朗创作的长篇小说
一是古埃及神话中的冥神奥西里斯(图9)生日。
图9 奥西里斯(Osiris)也是植物、农业和丰饶之神,赫里奥波里斯-九柱神之一,生前是一个开明的法老,被自己的弟弟沙漠之神塞特用计杀死,之后被阿努比斯做成木乃伊复活,成为冥界的主宰和死亡判官,执行人死后是否可得到永生的审判
二是古希腊神话中王室成员阿多尼斯(图10)生日。
图10 阿多尼斯(Adonis),从近东传来,每年死而复生,永远年轻,是代表春天的植物的神灵,身高一米九以上,是西方“美男子”最早出处,让美神阿佛洛狄忒倾心不已,也是一个让图中女神维纳斯倒追的男人
三是古希腊神话中古希腊色雷斯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狄俄尼索斯(图11)生日。
图11 狄俄尼索斯(希腊语Διόνυσος、英语Dionysus),在奥林匹斯山的传说中是宙斯与塞墨勒之子(又有说是宙斯与珀耳塞福涅之子),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不仅有其手中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以布施欢乐与慈爱,在当时成为极有感召力的神,推动了古代社会的文明并确立了法则,维护着世界的和平,还护佑着希腊的农业与戏剧文化
四是罗马神话中太阳神索尔(图12)等的生日。
图12 索尔(Sol)原型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真正的太阳神乃是赫利俄斯,依据赫西俄德的《神谱》,是提坦神许珀里翁(只是原始太阳球体的化身)与忒亚之子,为月女神塞勒涅和黎明女神厄俄斯的兄弟,传说每日乘着四匹火马所拉的日辇(太阳车)在天空中驰骋,从东至西,晨出晚没,划过天空,令光明普照世界(在后世神话中,与宙斯和第六位妻子的儿子阿波罗被逐渐混为一体)
很久以前,欧洲的日耳曼民族在12月25日拜太阳神,称那一日太阳战胜了冬天。因为,从12月25日以后,白昼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白天开始变长,在中国,称“日短至”,其实就是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魏晋六朝)等,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个节气,《后汉书》(上起汉朝东汉时期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即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即220年),共195年的史事)中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这一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因此冬至一度被称为“小年”(图13)。
图13 在冬至,祭祖的规模小了很多,人们更多遵从的是一些应景习俗,像北方饺子、南方馄饨,还吃红豆米饭、青菜(以示顺应天时,在寒冷的冬天里,期盼着鸟语花香的季节早点到来)等等
因此,圣诞不是耶稣生日,也不完全是洋节。无独有偶,在英国不列颠岛,也是12月25日,异教徒也庆祝太阳神的诞辰。后来,太阳神教传到了希腊、罗马。
353年,罗马天主教教皇利比利亚(像非洲西部一个国家名)主张以12月25日为耶稣基督的生日, 并领导大家庆祝第一届的圣诞节。
后来,历史学家们在罗马的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354年12月25日的《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这一天原来是波斯神话中被称之为“上帝的儿子”或“世界之光”的太阳神(即光明之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基督教认为其实全宇宙都由耶和华创造)密特拉(图14)生日。
图14 密特拉(Mithras),原始印度-伊朗语,主格形式为Mitras[在印度-伊朗语族的一些古老语言(如梵语和阿维斯陀语)中可解释为“契约”或“同伴”之意,词根“mi-”表示“约束”,后缀“-tra”表示“工具”,但梵语比阿维斯陀语更强调“同伴”的概念,因而此词在梨俱吠陀中除作为神名使用以外,还可以作为普通名词“朋友”使用,而在伊朗语言中更加强调“契约”的概念(语言的用法更接近该词汇的原始面貌)],是一个古老的印度-伊朗神祇(原是雅利安人万神殿里共有的崇拜对象),在伊朗-雅利安人和印度-雅利安人分化之后,开始向着不同特征发展(阿维斯陀中的密特拉和吠陀中的密多罗)
12月25日还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这些异教徒都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在欧美,非常重视这个节,和新年连在一起,且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它。
还是四世纪,普世教会(即天主教会sanctam Ecclesiam catholicam,英文中称为Catholic Church,词源有“普遍的”之意)尼西亚“大公会议”作出规定:12月24日晚为平安夜(圣诞夜)。
在四世纪末,教会接受12月25日作为耶稣的生日,并写在教会的年历上。
直到440年,才由罗马教廷确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1607年,在巴勒斯坦中部城市伯利恒,世界各地教会领袖聚会时,进一步予以确定(图15)。
图15 在大部分基督教会中,平安夜是圣诞节日的一部分,传统上不少基督徒在平安夜参与子夜弥撒或聚会(通常在教堂内举行,以表示圣诞日的开始),一些教会则会在晚上较早时间举行烛光崇拜,通常会有耶稣降生故事的话剧表演,亦会享用大餐
圣诞节英文为“Christmas”,简写为“Xmas”。其中,那个“X”就是 “Christ”(基督)的缩写,典故是来自其前身最初的希腊字母“X”,也就是希腊字“Christos”(英语译音)的第一个字母,所以被用来代表“基督”(图15)。
图15 “X”是英语字母表的第24个字母,相当于希腊字母表的第22个字母X(chi),其实前者系借自后者,而后者则源自腓尼基语中一个代表“鱼”,读如samekh的象形字母
“X”既然来源于“鱼”,便有了耶稣鱼(图16)。
图16 耶稣鱼(ΙΧΘΥΣ)又是“基督鱼”或“基督徒鱼”,与天狼星信仰有关,是基督教的一个代表符号,最早是基督徒为了躲避罗马帝国而使用的暗号,其中Ι——ΙΗΣΟΥΣ代表耶稣、Χ——ΧΡΙΣΤΟΣ代表基督、Θ——ΘΕΟΥ代表 神的、Υ——ΥΙΟΣ代表儿子、Σ——ΣΩΤΗΡ代表救世主
关于耶稣鱼“X”这个暗号,在罗马数字中代表10,中国有十全十美;在代数学和数学中 X通常被用以表示未知数,当代数学从阿拉伯传入欧洲时,阿拉伯语中表示“未知数”的 shei一词被译为 xei,于是首字母X就成了未知数的常用代号。那么,关于耶稣,还有什么“未知”呢?
其实,就包括耶稣的诞生日。关于圣诞节,这是纪念初临耶稣为了拯救人类脱离罪恶,以肉身的形象降生于世的日子,“感谢父 神、感谢耶稣”。
耶稣在新约圣经中曾“说”“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约翰福音》8:58 。 “Xmas”只是纪念耶稣以肉身的形象降生于世的日子。耶稣有他的母亲,也有他的弟兄,也有父亲约琴,然而却没有准确地告知耶稣的诞生日,这是为什么呢?
耶稣为了成就圣经而降生在了伯利恒,此后却去了古“埃及”(图17)。
图17 《弥迦书》5:2 《何西阿书》11:1 的预言,成就在《马太福音》2:13 -15
“东方”“博士”们来自被忽略的族裔,刻意见希律王,导致耶稣被追杀(图18)。
图18 四大福音书只有《马太福音》提到,因在“东方看见他(耶稣)的星”,“有几个博学之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最有可能是占星术士,只是根据他们献上的三件礼物猜测是有三位,很可能同样是发源于亚伯拉罕之妾基土拉的后裔
因此,不是不知道耶稣的诞生之日,而是没有告知,就如在《马太福音》章2中所见,耶稣降生之时,这“几个”“东方”“博士”拜伏了耶稣(图19)。
图19 “东方”“博士”拜伏了耶稣后,很快已进入梦境。恍惚之中,有声音对他们说:“几位听着,你们不可回去见希律。因为这个希律,不仅要加害于这个婴儿,而且连你们这几个知情者也不会放过。”
但是,希律王正是听了“东方”“博士”们关于星像的话,为了杀死诞生来做王的耶稣,杀死了伯利恒及其境内所有两岁以里的男孩。但是在此之前 神已经使 神的儿子耶稣逃到古“埃及”避难,希律王死后,又使耶稣回到了以色列,因此才隐藏了耶稣的诞生日。
耶稣在回到以色列国后,也隐藏了他的年龄和出生(日)。长大后,也因和以色列牧者们、官员们发生了冲突,没能庆祝自己的诞生,连诞生的日期都未能表明。因此,如前所述,之后从4世纪开始,在罗马天文教(西方教会)中将12月25日定为耶稣的)诞生日,但这并不是实际的诞生日。
不管怎么说,每年12月25日这个日子前后几天,似乎天兆:
在法国中部色日尔斯,必降大雪,白茫茫一片,一片吉祥,“白色圣诞节”还配有香槟、白兰地和马槽标志;
在芬兰,在白色的大地上,紫罗兰漫山遍野。
但是,包括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都认为真实的耶稣根本不存在(图20)。
图20 卡尔·马克思从小信耶稣(在此思想影响下,1835年秋天17岁时完成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但是在大学时代却“背道”而加入了撒但教(在拉乌尔·佩克执导的传记影片《青年马克思》里由奥古斯特·迪赫饰演,孟令军配音),自此“一个幽灵徘徊在欧洲上空”(《**宣言》),可逝世之前据说每日祷告
如果这个质疑成立的话,那“圣诞节”纪念的就正好是世界人民的至圣导师“救世主”毛泽东!时间也正好对上:由于时间差,我们12月26日,西方就是12月25日。而且,不到27岁就与马克思有缘(图21)。
图21 1920年初,在北京(民国十七年即1928年国民g1o1v1设立北平特别市),毛姓二十二世祖毛遂(《芈月传》时代成语“毛遂自荐”和这位毛氏人有关)第一百零八世孙毛泽东“脱颖而出”(此成语也源于毛遂),极力于驱逐1918年3月就任湖南督军的北洋新军皖系军阀骨干张敬尧的运动;6月迫其辞职;8月,加入上海党的早期组织(在老渔阳里2号成立,陈独秀任书记,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的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予以采信),9月,在长沙,组织成立了“俄罗斯研究会”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不管这日子怎么来的,英国人和德国人喝啤酒,吃烤鹅,外出旅游;美国人吃火鸡,举行家庭舞会,在袜子中塞满礼物;波兰一般不到别人家中做客(第二天也庆祝),大街小巷都有圣诞树上的装饰品出卖,晚饭很丰富(但没肉)且桌布下边要放一些草(以示耶稣降生),夜间12时后全家到教堂去礼拜。
注:与本文相关的本人日志、图片链接红字。[本话题由 陈彤 于 2021-03-16 18:23:22 编辑]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