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群组综合技术

  • 分享

    张继科反手前冲弧圈球技术浅析

    中花脸 已有 822 次阅读   2015-05-27 15:24

    张继科反手前冲弧圈球技术浅析

    jiyibin

    通过对张继科的反手前冲弧圈动作的观察自己有一定感悟,我认为张继科的反手回球可以用柔中带刚来形容,动作看似不紧不慢,但是每板球的质量与落点变化的水平都很高。本人以乒乓网制作的张继科比赛的视频片段为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几个GIF动画对张继科的反手前冲弧圈球的技术特点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旨在与乒乓网友一起分享一下。

    下面我想从张继科反手弧圈球的站台位置、引拍位置、击球位置 、击球发力和动作结束位置 等几个方面做一个简单的解析:

    站台位置:

    通过动图可以看到,首先站位离台要较远,这样对于对方拉过来的接近底线的弧圈球,要在下降期反拉,站位要离台要足够远,否则没有准备时间,可能就会造成无法正常的反拉,从而影响到拉球的质量。

    引拍位置:

    引拍时,张继科的两脚基本平行或左脚稍后站立,两膝微屈。重心较低 重心放在两脚中间。拍形前倾。击球前,要将球拍引至腹部下方。从动图中我们看到,在球接触桌面时就要引拍作好准备,在下降期击球,做到一气呵成。

    击球位置:

    我们可以看到,当球从台面弹起时,张继科以肘关节为轴,肘部略向前凸,手腕下垂内收,前臂迅速向前上挥动,结合手腕向上转动的力量,在下降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过程中,两腿向上蹬伸。要学会用肘先找球,顶肘自然顺势甩臂就可以了。

    击球发力:

    通过动图,感觉是张继科重心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起伏,靠身体的转运发力将球拉出。在实践中体会到,自己此时要特别注意前臂手腕的自然发力。在来球下降时期击球,动作要柔和,以稳为主才行。

    动作结束位置:

    击球后,持拍手及身体重心要及时迅速还原,为下一板球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的体会是一定要在挥拍击球时就要注意控制好挥拍距离,挥拍距离不宜过大,以便尽快还原。通过动图可以看出,张继科挥拍击球的动作幅度控制的非常好,既能保证充分的发力,同时也有利迅速的还原。

    以上纯属是本人根据对张继科反手弧圈球技术动作的观察及结合自己多年的乒乓球实践的一点感悟,目的是想与网友交流一下,不当之处敬请网友们批评指正,谈谈您在乒乓球反手弧圈球技术实践中的切身体会,以利共同提高。

    收藏| 举报|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