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双喜”,1959年创立的中国著名体育品牌与制造专家,正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其魅力。作为中国第一个奥运会指定供应商(2000年),红双喜四十多年来一贯 坚持的专业性成为我们前进的源动力。特别是我们与中国专业运动团体、顶尖运动员如中国乒乓球队以及体育用品研究机构建立起来的长期亲密合作关系,保证了我 们对体育运动发展本身的迅速而准确反应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面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红双喜将会不断扩大其品牌内涵,成为世界一流的体育品牌。2000年 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比赛器材指定供应商。第26、43、45、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及其他重大国际赛事乒乓器材指定赞助商。击剑与举重等 重大赛事指定器材赞助商。
【公司历史】
1927 年 中国第一只
乒乓球诞生于上海大中华赛璐珞乒乓球车间
中国拥有了自行制造的第一只乒乓球
1937 年 “连环牌”乒乓球研制成功
中国第一只比赛用球。结束了国内赛场没有中国品牌球的历史。
1957 年 中国第一只密缝乒乓球在上海华联乒乓球厂试制成功
结束了中国只能生产有缝乒乓球的历史。
1959 年 "红双喜" 乒乓球在
吉林省辽源市诞生
中国第一只符合国际比赛标准用球。为庆祝国庆十周年及
容国团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而取名 "红双喜"。
1960 年 "红双喜"乒乓球被国际乒联正式批准为国际比赛用球
红双喜成为中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体育品牌。
中国体育竞技器材(乒乓器材)首次被国际大赛批准使用。
1963 年 经国际乒联公布技术测试结果,红双喜乒乓球与
英国海力克斯乒乓球并列为第一类
标志着 "红双喜"乒乓球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1966 年 公私合营的华联乒乓球厂改为全民所有制(国营)的
上海乒乓球厂
红双喜企业运营的第一次转折
1971 年 中国乒乓球队重返世界乒坛,
中美乒乓外交成为佳话
红双喜乒乓器材为中美乒乓外交、促进中美人民友谊做出了贡献
1972 年 经国际乒联器材委员会检测,红双喜乒乓球各项技术指标总分第一
红双喜乒乓球连续十八次被国际乒联批准为国际比赛用球
1979 年 红双喜乒乓球、红双喜
乒乓球拍荣获国家首届质量金质奖
国家级产品质量奖最高荣誉
1980 年 生产出了硬质红双喜乒乓球
根据运动需求进行的产品研制。
1986 年 红双喜乒乓球成为亚洲杯乒乓
锦标赛指定用球
此后连续 5 年成为此项赛事的指定用球。
1989 年 红双喜 "力士"杠铃被国际举联批准为 “A” 级杠铃
1989 年 红双喜乒乓球成为第 11 届亚运会比赛指定用球
1990 年 生产出了橙色乒乓球
1990 年 红双喜乒乓球的选球合格率从 1965 年的 5.3% 提高到了 1990 年的 35.37%
同行业最好水平
1993 年 "狮城会谈",两岸知识产权、商标注册权保护等问题达成了共识。红双喜商标被
台湾某公司侵权问题最终在 94 年得到彻底解决。
红双喜商标国际保护重要里程碑
1995 年 红双喜乒乓器材成为第43届乒乓球锦标赛指定器材
红双喜重新登上国际赛事舞台
1995 年6 月 上海乒乓球厂、上海乒乓球拍厂、上海
体育器材一厂、上海体育器材三厂通过联合成立了上海红双喜体育用品总厂。公司员工 1000 余人,厂房面积 3 万平方米,占地面积 7 万平方米。产品包括乒乓器材、举重器材、击剑器材、篮、排、足球及体育休闲和健身用品等。
品牌统一运作。 红双喜企业运营的第二次转折 红双喜第二次创业的开始。
1995 年 引进了国内第一条国外最先进的乒乓球台生产全自动流水线彻底改变了几十年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大大提高了产质量。
1995 年 12 月 上海红双喜体育用品总厂与香港冠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上海红双喜冠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红双喜顺利完成转制
1995 年 红双喜乒乓球被评为 "上海市名牌产品"
1996 年 红双喜冠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设立市场部
红双喜市场化运作的起点
1996 年 红双喜全套乒乓器材成为首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
明星总决赛比赛用器材
1996 年 建立了以中、低档乒乓球、蓝、排、足球、举重器材、击剑器材等为生产基地的平望、
华士红双喜体育用品公司=
为做大做强品牌,覆盖中低档产品市场创造了条件。
1996 年 红双喜全套乒乓器材被评为 "上海市名牌产品"
自 95 年后,红双喜连续六年获此荣誉
1996 年 红双喜 40 毫米乒乓球开始研制并进行推广
揭开了世界乒乓运动变革的序幕,红双喜成为改革先锋,乒乓运动发展由此进入一个新时期。
1997 年 开发研制了 "狂飚、雷电、云雾"系列高档乒乓球拍
专业产品走入市场
1997 年 开发研制了 “T616 、 T717 、 T818” 乒乓小球台
乒乓运动进入家庭
1997 年 "红双喜乒乓房"在市区及全国各地全面铺开
支持和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同时推广了红双喜品牌
1997 年 红双喜全套乒乓器材、举重器材、击剑器材等被指定为第八届全国
运动会比赛器材
红双喜品牌统一后的一次联合亮相,提升了红双喜品牌的知名度。
1997 年 红双喜乒乓器材获 “97 国内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一名"称号
1998 年 红双喜成为首届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甲级联赛冠名及指定用全套乒乓器材
打破了国内重大体育赛事没有中国体育品牌冠名的历史
1998 年 红双喜乒乓器材被指定为 4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器材
1998 年 公司被评为全国 "外商投资双优企业"
1998 年 红双喜商标荣获 "上海市著名商标"称号
1999 年 公司通过了 ISO9002 质量认证体系
1999 年 公司荣获 "上海市质量标兵企业"称号
1999 年 红双喜商标荣获 "国家驰名商标"称号
品牌价值得到认可并得到大幅度提高
1999 年 红双喜全套乒乓器材成为中国爱立信乒乓球擂台赛( 1999—2000 )指定器材
1999 年 红双喜全套乒乓器材成为首届(阿尔卡特杯)世界男子乒乓球俱乐部锦标赛指定器材
1999 年 红双喜乒乓器材成为为 2000 年(
悉尼)奥运会比赛用指定器材
红双喜成为中国首个奥运会器材供应商
1999 年 开发研制了 “G888” 乒乓球拍海绵胶粒片
1999 年 荣获 "中国乒乓运动世界冠军 40 周年杰出贡献奖"称号
这是对红双喜 40 年来一贯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尤其是乒乓运动事业的最好褒奖。
2000 年 国际乒联通过改革乒乓大球动议,并宣布在十月份
世界杯上首次使用红双喜 40 毫米乒乓球
四年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红双喜由此进一步推动了乒乓运动的发展
2000 年 红双喜 40 毫米乒乓球第一个获得国际乒联批准,其技术标准被国际乒联采纳为国际标准
红双喜由此确立了在世界乒乓领域内的领导地位
2000 年 红双喜成为 21 届
悉尼奥运会指定器材供应商
红双喜 38 毫米乒乓球最后一次使用于国际赛事,同时标志着 "红双喜"成为了国际大赛百年来 38 毫米乒乓球的
终结者。
揭开乒乓器材造型设计突破创新的序幕
2000 年 红双喜全套乒乓器材成为 21 届男子世界杯乒乓锦标赛指定用器材
红双喜 40 毫米乒乓球首次正式亮相于国际大赛,这也是国际上第一次使用乒乓大球的国际赛事,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000 年 红双喜全套乒乓器材成为 2000 年 —2001 年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指定用器材
2000 年 研制开发狂飚 II 、狂飚 III 乒乓球拍海绵胶粒片
王励勤、闫森、
刘国正用此胶粒片获得夺得 21 届奥运会乒乓比赛男双冠军、 46 届世乒赛男单、男团冠军。该产品在中国国家乒乓球队中的
使用率达到 58% ,并占据了市场前沿。
2000 年 乒乓器材销售创历史最好成绩
大大推动了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一年是红双喜前所未有的丰收年。
2000 年 红双喜集团公司成立
红双喜运营进入新的阶段,为红双喜的品牌延伸奠定基础
2001 年 红双喜游艇有限公司成立
在做大、做强乒乓器材的同时,红双喜把目光投向了前景广阔的世界游艇业,使品牌内涵和内容的重大突破
2001 年 红双喜第一艘豪华型游艇顺利下水
实现了国内游艇出口零的突破。标志着红双喜朝着都市型产业发展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2001 年 红双喜乒乓器材获得 "上海市名牌产品百强"称号
2001 年 红双喜成为第 28 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供应商 ( 2001—2004 )
包括乒乓器材和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两大类产品
2001-2003 红双喜成为 2001-2003 年的
乒乓球世界杯指定器材供应商
2003 年 红双喜成为第 47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指定器材供应商
红双喜的 "彩虹"球台等新器材亮相世乒赛,引起国际乒坛巨大震动。
2003 年 红双喜 101
羽毛球获得国际羽联标准,可用于世界顶尖赛事
羽球运动已与乒乓运动一起,成为红双喜最重要的发展领域。
2004 年 红双喜成为第 28 届
奥林匹克运动会(雅典)指定器材供应商
红双喜继悉尼之后,再次结缘奥运。红双喜器材在奥运的发祥地 - 雅典的奥运赛场上展示大家风范。
2004 年 红双喜引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台湾成套羽球设备(全球仅 3 套)
红双喜羽拍年产能 40 万支,已拥有最先进的碳羽拍制造工艺和核心技术,标志着红双喜进入了专业羽拍制造的一个新平台。
2005 年 红双喜成为第 48 届上海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指定器材供应商
上海世乒赛为红双喜提供了一个展示企业形象和产品的契机,再次向世界完美诠释了红双喜的品牌形象。红双喜也以专业的器材、专业的服务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
2005 年 3 月 红双喜透明彩虹球台在第 48 届世乒赛组委会成立仪式中首次公开亮相,并确定为比赛决赛用台。
透明产品球台的亮相,为乒乓器材带来了质的突破,将乒乓运动与艺术完美融合,将乒乓运动推入新的发展领域。
2005 年 5 月 "红双喜"举重比赛杠铃再次荣耀成为国际举联批准的 “A” 级标准杠铃。
红双喜自此形成了乒乓、羽球、举重三足鼎立的局面。
2005 年 5 月 红双喜成为第 29 届北京奥运会乒乓器材指定供应商
继 2000 年的悉尼第 27 届奥运会和 2004 年的雅典第 28 届奥运会后红双喜第三次成为奥运会的指定器材供应商,同时也是首家北京奥运会单项赛事的指定器材商
2005 年 8 月 "狂飚王 · 王励勤"底板正式上市
专业产品市场化,横拍产品
直拍化,进一步确立了红双喜在乒乓领域的领头地位,乒乓产品结构也是一次新的突破。
2005 年 红双喜公司股份制改革完成
红双喜企业运营的第三次转折
2006 年 红双喜和国际乒联签订为期五年的一揽子协议,将向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等国际赛事提供器材
一揽子赛事赞助协议为红双喜未来的发展一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 年 红双喜成为第 76 届男子、第 19 届女子世界举重锦标赛指定器材供应商
红双喜举重器材开始走向国际大赛的舞台
2007年
李宁3亿收购红双喜57.5%股权,成最大股东
2007 年 红双喜成为第 29 届北京奥运会举重器材指定供应商
红双喜成为在一届奥运会同时向两项赛事提供比赛器材的唯一一家供应商
2008年 红双喜成为北京奥运会乒乓,举重,羽球三大比赛器材供应商
2012年 红双喜成为伦敦奥运会乒乓,羽球两大比赛器材供应商[2]
相关网址
国际乒联 世界羽联 国际举联
中国乒协 中国羽协 中国举协
红双喜底板产品详细介绍
红双喜个人器材(底板、套胶)的创新和研发与最尖端的乒乓技术相辅相成。
新的乒乓器材因技术需求而诞生,乒乓技术也因器材保证得以创新。正因为与
乒乓技术的互动,才使红双喜底板和套胶一直成为顶尖
运动员的“秘密武器”
王涛、丁松、刘国正、王楠、
王皓、马林、王励勤这些世界顶级运动员都以红
双喜个人器材驰骋于自己独特的乒乓空间。
底板
红双喜底板发展的历史
上世纪50年代,顺风12、20和50成为当时典型的中国底板,顺风50更是受
法创始人“
魔术师”
张燮林使用的球拍,底板就是顺风50。作为这个阶段最著
名的底板,如今已是千金难求。
6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08、032底板风靡一时,成为运动员炙手可热的产
品。60年代和70年代,这两款底板的主人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中国顶级运动员。
从2003年开始,红双喜参考了8名中国运动员的不同打法,研制出以他们名
字命名的狂飚系列底板,再次成为
超级运动员的至爱。王励勤、王楠、马林、
王皓、刘国正等运动员在2003年的
巴黎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开始使用以他们名字命名的狂飚底板,乒坛掀起狂飚之风。
2005年在上海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上红双喜狂飚王底板首次亮相,这款专
门为王励勤开发的新底板显现巨大威力,使得王励勤一举夺得男单、混双两枚
金牌。狂飚王底板超凡控制性与超强速度的调和使之成为新一代底板的典范。
目前,底板已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复合材料底板如天罡M系列成为红双喜
底板开发发的新重点。
红双喜现有底板体系概况
提醒:本册所列数据皆在标准条件下测得,温度和湿度等环境的变化都可导致重量和厚度的变化。
红双喜各系列底板技术参数及特点
(1)狂飚王·王励勤底板
1.1 狂飚王·王励勤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狂飚王是专门为世界冠军王励勤量身定做的乒乓底板,最大的特点是解决了控制和速度的矛盾,使底板在保持强大的力量和速度时,能够保持最佳的控制性。这与现阶段乒乓技术发展对控制的要求相吻合。
1.2 狂飚王·王励勤采用的材料和黏合
剂有什么特点?
狂飚王·王励勤【横拍】采用5层纯木结构,超薄的结构+超轻拍体(厚度
5.5mm<基准>,重量86g左右)。黑色的柄,最外层的紫红色KOTO,整个底板更轻巧细腻。每一 层的材料均选自最佳部分,使材料的内在特性得到最大的发挥。芯层的木质刚柔并济,使超强能量具备强大的源泉和可控性,力层的木质刚性十足而精雕细琢,是底 板敏锐速度的直接因子。独特的新型粘合剂采用非渗透处理,极大的减少了木材天然弹性的损失,达到木质与介质之间的互补功效,也是狂飚王不同寻常底劲的奥妙 所在。
1.3 狂飚王·王励勤有怎样的技术表现?
狂飚王·王励勤的总体表现是能够减少运动者的无谓失误,在保持速度和力量的同时,可控性非常好,在技术表现上:
台内:台内摆短时弧线低而短,吃球深,挑出球速度快,在摆短和劈长的技术上容易加旋加转。
近台:近台和半出台进攻表现出色,稳定的弧线和恰到好处的持球使命中率更高。
中远台:敏锐的进攻手感,在中远台拉冲底劲足,速度快而保持美妙的弧线,对拉相持中球拍更能顶得上、打得透、有底劲。
1.4 狂飚王·王励勤有直拍的配置吗?
有。
狂飚王·王励勤【直拍】源自横拍技术的构造和配置原理,超凡的控制力与超强速度的完美融合,让直拍选手一同体验王励勤的非凡表现。独特的黏合剂,特别挑选的木质,是狂飚王·王励勤直拍秉承的全部因子。
1.5 为什么狂飚王·王励勤底板的生产有很长的周期?
狂飚王底板的生产在材料方面正如前面介绍的一样,一是时效处理时间特
别长,二是材料采用了多重优选方式。在内控和检测方面,所有的狂飚王底板
都采用了四重检测程序,首先是工厂正常的检验环节,第二步则是由红双喜品
质中心进行外观和基本性能的检验,第三步交由DHSI[红双喜
体育用品研究中
心]进行实验室专用设备测试,经过这三步检测之后,最后签署王励勤专用章。
除了第一步是所有制造商的常规程序外,其他程序都是独一无二的。
此外,所有的狂飚王底板都采用唯一的9位身份编号。
独有的四重检测程序
1.6 狂飚王·王励勤底板有哪些主要附件?
·身份铭牌
·珍藏卡
·技术说明手册
·底板透明保护膜(不可用于套胶)
建议:狂飚王在每次使用完毕后请立即撕下套胶,妥善存放,以延长底板的
使用周期。
(2)天罡M系列底板
2.1 天罡M系列与天罡系列有什么联系?
天罡系列是红双喜2004年推出的进攻型底板。该系列的底板推出时仅有纯
木类。天罡M是复合材料类,用M[M可以看作是纯木WOOD首个字母W的倒立状,取非WOOD之意,也是借用金属 MENTAL的首个字母]在原有体系中加以区别。天罡M乒乓底板的最大特点是根据现有乒乓技术要求,针对传统复合材料速度快,控制弱的特点,以“控制新突 破”为出发点改善了控制性能。
2.2 作为复合底板,天罡M底板如何解决控制性能的困扰?
M系列首推两款玻璃纤维碳素混编底板,直拍(G100)、横拍(G200)各一款。在设计时利用了
系统耦合的原理。木质与玻碳材料、各层材料与胶粘剂的双系统耦合配置,彼此互补,使底板整体配置达到优化。混编后的玻碳层,不仅具有碳素超弹的优点,而且具有玻璃纤维外刚内柔的敏感性,在具有超强远台进攻性的同时,巧妙的优化控制性能,使速度的极限发挥更稳定更有效。
此外,M系列即将推出碳素底板。
(3)狂飚H系列底板
3.1 狂飚H系列底板使用的能量系统主要有哪些?
H系列底板的开发应用了红双喜能量系统,包括能量震动系统(ESS),能量递进系统(EGS),能量平衡系统(EBS),能量互补系统(EMS)。能量震动系统的原理是使击球力量以深层渗透的方式产生
张力, 使材料的内在能量激发出来。能量递进系统的原理是能量的衰减程度由底板内层至外层逐渐递减,使内层产生充分形变,能够反映到外部,使底板表现出外刚内柔的 特性。能量平衡系统的原理是能量的等量渗透使底板的性能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以提高可控性为基本出发点。能量互补系统的原理是多层材料在形变上互相补充, 使能量在某一层衰减之后能够通过另外一层的形变得到补充。
3.2 狂飚H系列底板基本技术参数
(4)天罡(Dipper)系列底板
4.1 天罡系列底板总体特点
·进攻特点明显,拍体硬度适中,弹性佳,主要适合弧圈快攻、快攻弧圈打法
的选手,同一柄型进攻系数根据型号不同而增加,进攻特点越明显
4.2 天罡系列底板基本技术参数
(5)魔法师(Magician)系列底板
5.1 魔法师系列底板总体特点
以全能型为主,质感轻柔,适合收放自如的控制型选手的使用。
5.2 魔法师系列底板基本技术参数
(6)其它系列
专业底板常识
球拍构成、类型、技术打法
球拍构成之一——底板
d. 按底板层数:
可基本分为5层和7层。
底板由多层材料高压粘合,每一层选用的材料不尽相同,通过不同组合来表
现特定的性能。尽管7层底板的材料组合更丰富,但比5层底板重,需要运动者进行权衡。
e. 按性能:
可基本分为进攻型、全能型、防守型,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运动者技术风格
和生理条件的不同还需要与其他器材如套胶组合来表现。
总的来说,底板的选择基本上从两个方面,即技术性能和外观性能上入手,
各个品牌一般会提供底板的技术参数:重量、层数、拍面尺寸等,以作为消费
者购买的参考依据。
(2)业余选手怎样挑选适合自己打法的底板
(3)如何鉴别乒乓底板
一看,先看底板是否平坦,可将底板平放在玻璃板上,用手指轻轻点击上下左右各部位,看底板是否晃动。如晃动较大,说明底板不平坦,是不合格产品。如有轻微晃动,则属于正常。
二听,一手持握拍柄,另一只手食指弯曲,用指关节叩打底板各部位〔用力
要均匀〕,如声音基本一致,说明弹性均匀;如声音差异较大,则说明弹性不均匀。击出声音越清脆,说明底板的弹性越好,底板偏硬,击球速度快。声音比较钝,说明底板弹性一般,底板偏软,控制效果好。
(4)底板的保养常识
底板置于干燥处保存,防止重压、折断外,在打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底板与台面以及地面的碰撞。多球训练时,可采用备用板,削球打法的运动员在练习时,动作幅度要与地面适当保持一定距离等,更应避免因为输球急躁,故意摔球拍,用球拍砸球台及打挡板等恶习的发作。
建议在每次打完球后立即撕下套胶,妥善保存底板,以延长底板的使用周期。
(5)目前专业选手常用的横拍、直拍重多少?
一般情况下,双面反胶打法的选手选择底板的底板重量在80~90g之间,其
(6)为什么有些业余选手喜好偏重一些的底板,而使用较轻、较薄底板时会有震手”的感觉?
因为一般业余选手,在打球过程中,往往以借板发力的选手为多,而偏轻、
较薄的底板有利于专业运动员发挥更多的个人自身力量,带动拍体,主要运用在弧圈结合快攻技术上。业余选手使用较轻、薄底板时,尤其是采用
直拍横打技术,会有“震手”的感觉。
(7)怎样去理解底板技术参数中的速度、控制?另外有一种相持力概念,该如何理解?
所谓“速度”,应该指击球的力量透过球拍作用于球,使之转化为球的飞行速度的效率, 如图;
所谓“控制”是指用相同力量和方法击球时,球脱离球拍需要的时间长短(这与底板的“软、硬球感”有关);
速度和控制的关系:球的飞行速度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那就是击球力量和
底板本身的弹性(排除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在力量一定的情况下,底板弹性越大球在底板的停留时间就越短、速度就越快。控制则是要求球在底板停留时间越长,控制越容易。因此,控制和速度是此长彼消的关系。
相持力的概念,最早由红双喜提出,主要反映了底板本身的底劲或者赋予
乒乓球的能量大小,直接体现在中远台的球速和旋转强度以及稳定性(不是出
球速度,而是球在较长线路行进后所具有的能量。如图)。
上述三个方面的性能既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8)打球时如何寻找球感?
人们
对 底板的“感觉”是指击球时,神经中枢对球拍触球瞬间反射回来造成的肌肉用力差别感觉,即人们常说的底板“打得透”、“吃球”、“有弹性”、“有底劲”等 等。“打得透”是指击球时人对底板发力的感觉,它与底板的层数和材质搭配以及工艺有直接影响,所以,通常底板多数都在七层以下,高性能底板特别讲究材质的 选择与匹配,并且采用更加科学的精细工艺;“吃球”是底板在击球撞击下产生的微小变形造成的感觉,不同的变形深度与范围会给人不同的触球面积差别感,触球 面积较小就会感到底板较硬,反之则较软,因此,过硬的底板会有“不吃球”的感觉;“弹性”是指变形恢复的速度,恢复得快则球脱板的速度感觉快,恢复得慢则 脱板的速度感觉慢;“底劲”是反映击球的力量通过球板作用于球的过程中的损耗程度;底劲好的底板,力量在传递过程中损耗小,感觉用力集中。这些都与底板的 材质选择、匹配、工艺设计有密切的关系。
(9)如何解决底板掉木屑的现象?
一般掉木屑主要有两种形式:较轻的一种是“抽丝”;比较严重的一种是“剥片”。抽丝主要是由板上的毛刺引起的,有了 毛刺起头,与毛刺相连的木丝在揭套胶时便会被带起,所以在揭套胶时一般从木纹的横向开始,底板毛刺很难直接看到,用手触摸则有明显感觉。对于剥片,主要是 由于板面的木质松软而与套胶的粘结强度较高引起的,因此要避免这个问题就需要适当的降低粘结强度。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采用如下小方法进行解决:
第一步:将底板适当打磨
找一两张无字的牛皮纸或打印用的白纸,将其握成团后用力地在板面上均匀地擦上几分钟,对于用过的旧底板则需先将底板上的残胶清理干净然后再擦。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底板的表层比较薄,过度打磨造成的表层损伤有可能造成底板性能的损失,因此打磨要适可而止。
第二步:适当降低粘结强度
找一些表面含蜡的纸如不干胶标贴的衬纸或有些糖果的包装纸,同样也是在板面上擦拭直到感觉均匀即可。注意不要直接在板面上打蜡,蜡太多会使底板和套胶无法粘牢。
第三步:注意用后保养
球拍在每次使用后,即应把套胶从底板上揭下单独保管。
简介几种DHS底板与套胶的最佳配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