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地乒乓球俱乐部

  • 分享

    乒乓球怪拍大全9

    老虎打武松 已有 399 次阅读    2012-05-16 06:4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彭式手枪式乒乓球拍

     


        业余时间我喜欢打乒乓球,在使用中研究传统乒乓球拍的优缺点,对球拍加以改进,制成手枪式乒乓球拍,已经申请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200720089529)。 我研究了传统球拍的性能。  
        传统直拍的优点是善于处理台内小球,正手攻球凌厉,缺点是反手弱势,用直拍的正面击球别扭而且无力。而直拍横打手形与角度难以控制,非乒坛高手莫属,广大乒乓球爱好者,只有望球兴叹。中远台亦非直拍所长,且技术动作复杂,球拍易于脱手。 传统横拍的优点是两面攻球,力量大,揽面宽,长于中远台攻拉球。缺点是自然握拍时拍头上翘45度左右,中路窝火,击球困难,手腕易于疲劳,拍柄光滑。 我想,如何才能创造一种直拍与横拍两者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且防滑的新拍型呢?应该取横拍自成攻守立面,两面攻,力量大,长于中远台攻拉球的特点,来弥补直拍击球技术复杂、反手弱势的不足,而取直拍拍头下垂,来消除横拍拍头上扬,中路窝火的弊端。我选择了将球拍柄改对称性设计为不对称性设计,使传统球拍的直柄向一侧平移,加一与直柄成一定角度的手柄,制成手枪式。 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球拍板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其它形状,胶皮粘贴于球拍板两面;拍柄为手枪式,在球拍柄上设有手柄、兼作卡柄的直柄。直柄位于球拍柄的一侧与球拍板的对称线平行,手柄与直柄之间构成一定的夹角。  
        这样做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球拍板的重心偏于另一侧,因重力作用,抓握手柄,即成下垂攻守立面,球奔正手而来向右引拍,球奔反手而来向左引拍,球奔中路而来向后引拍,正手位、反手位、身前位攻防舒适自如。击球后自动恢复下垂立面,简化了传统球拍击球的复杂技术动作。  
        又由于球拍板中线相对下移,自然抓握手柄,小臂、手腕、底板中线恰好成一直线,巧妙消除了横拍握拍时的45度上扬角,堵住了吊腕击球手腕疲劳的源头,解决了中路窝火击球困难问题。 而手柄前握即“短”,灵活快速,善于处理台内小球,台内球弹、拨、挑、搓灵活自如,中路也能快速起板击球,真正做到左中右路全台攻防,有直拍之优点。后握则力矩较长,善于反打,揽面宽,攻球狠,中远台攻拉球有威力,有横拍之特长。 且拍柄正面设有拇指托,背面设有食指托,来进行微调与控制球路及落点变化,让手枪式乒乓球拍准确灵巧,旋转多变。在手枪式乒乓球拍的手柄末端设置防脱弯头。松紧适度抓握手柄,舒适自如,击球灵活,手腕不发酸,不疲劳。攻拉弹拨全台攻防无球拍脱手之忧,可以集中精力淋漓尽致地发挥技术优势。 综上所述,我研制的手枪式乒乓球拍将直拍与横拍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具有直拍的快速灵活,又具有横拍的旋转与力量,握拍舒适不脱手,全台攻防,击球准确灵巧,易于控制,不伤手腕,不易疲劳。它是直拍与横拍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且防滑的新型拍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法国人发明的直拍握法 - 握毛笔法 !
    转帖:(请你别象我2年前一样, 由于无知,急于下结论, 说不行). 此握法, 我把它叫作 “握毛笔法”. 我在两年前直改横, 由于受不了直拍横打的别扭, 第一次看到他的下面的第一个视频后, 其独特握拍法, 让我吃惊, 就试了此办法两天. 觉得正反手发力都自然. 是介于横板直板之间的握法,结合了二者的优点. 唯一巨大缺点是,靠大拇指在一边固定板子, 容易手发酸. 另外, 现有的板设计,并不完全适于手型或这种握法. 它难看的握法, 让我还是决定改横板. 由于不知道他的底细, 只有这一个视频,没有其他材料, 所以持否定态度. 但是他的水平又让我吃惊, 一直记在心里. 最近,又发现他的其它视频和照片资料. 一起分享给大家欣赏和讨论. 他叫Clément Debruyeres, 是法国人, 在2003年, 用此握拍法, 获得法国全国少年冠军,后又6次获得法国全国比赛的奖牌. 多次代表法国队出战, 参加过国际乒联的克罗地亚, 德国, 瑞典, 澳大利亚等公开赛. 在国际乒联排名和欧洲,都算职业高手. 从他能得全国少年冠军和这里第二个视频中的水平, 也说明了此握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收藏 举报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