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地乒乓球俱乐部

  • 分享

    乒乓球怪拍大全10

    老虎打武松 已有 1097 次阅读    2012-05-16 06:4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呵呵,这个拍可是我老乡发明的哦,

    曹牌Y7-g底板的发明者,曹红宇先生是南昌市歌舞团相声演员,在1983年随团外出演出途中遭遇车祸。死里逃生后,他遵医嘱加强锻炼,重新拿起了孩提时代爱不释手的乒乓球拍。
      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他一向是直握球拍的,偶尔一次横握球拍,便觉得球拍重心不对劲。他把横拍的重心向前下方偏移,使之在近台像直拍拍型一样发力方便。这样球拍的把子就成了歪的。
      歪把子球拍做成后,他一次又一次地送到南昌市体校和省乒乓球队请运动员试用,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加以修改。

      1990年12月,他带着自己的发明来到北京,向国家乒乓球队“献宝”。
      1991年2月20日,中国专利局正式发给曹红宇发明专利证书,曹牌歪把子球拍正式诞生。
      1992年2月20日,国家乒乓球队女队队员唐薇依成为第一个改用曹牌球拍的国家级运动员。
    经过半年的适应性训练,唐薇依在一系列国家级比赛中连续击败状态处于颠峰期的“乒乓女皇”邓亚萍和乔红两位世界冠军,并获得了1992年全国乒协杯女团冠军、女单冠军,1992年亚洲锦标赛女单冠军、女双冠军,1993年亚洲杯女团冠军。

      迄今为止,有多位国家队运动员使用Y7-g底板获得过全国乒协杯、全国锦标赛、全国优秀运动员赛、全国少年赛、亚洲锦标赛、亚洲杯赛、世界中学生赛、世界青年锦标赛等赛事的女单、女双、女团共11个冠军。

    曹牌Y-7g底板和传统横板的区别以及优势:
      拍柄向下移动且向下倾斜(如图),这样使得击球时球拍的重心和人的前臂处于一条直线上,人可以在手腕自然伸直的状态下击球。这样不但力臂大,便于发力,而且可以省去“吊腕”环节,击球启动迅速且还原快(尤其是正反手调换时,本人有亲身体验),节省时间,虽然对专业运动员来说只有零点零几秒的时间,但这确实是难得的先机!唐薇依正是有了这个优势,才成为“乒乓女皇”的“终结者”。


    像流星一样,闪耀过,但又迅速消失在忙忙宇宙之中,差点让我们遗忘。

    唐薇依,就是一位这样的球员——来自于遥远的过去,却奔向了未知的未来。在球迷的心中,似乎她仅仅属于巴塞罗那奥运会前后的两年。

    在此之前唐薇依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刚把自己的普通的两面反胶的横拍换成了当时仅处于试验阶段的歪把子球拍,才用它练了两个月左右。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形状怪异的球拍与唐薇依一拍即合。由于球拍重心比普通球拍偏低,所以发力比较集中,非常适合唐薇依这种绝对力量比较弱但是防守好、来回多、两面均衡、节奏变化丰富的技术特点。邓亚萍就曾表示,她与唐薇依比赛感觉到对不上她的节奏、有力无处使。
    92年唐薇依没有入选斯德哥尔摩世乒赛的团体比赛,只参加了女子单打一项,进入16强之后未能顶住后来获得冠军的玄静的连珠炮似的正手进攻,0:3告负,失去了在邓亚萍和乔红纷纷落马而单骑救主的表现机会,也终被认定为“前三板技术有缺陷、缺乏主动性和杀伤力”,并被打上“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标签,遭到教练组的弃用,最后被年纪更轻的邬娜、王晨、李菊、杨影等新星掩盖。

    几个月之后,唐薇依卷土重来。她把不善于主动发力的歪把子球拍又换回了之前普通造型的横拍,在七运会上战胜了高军等名将,进入女单四强。可惜,半决赛面对杀红了眼的邓亚萍,她未能把“杀手”的本色进行到底,最后只获得了第四名。此后,国家队里面没有了她的身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4.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5.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7.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8.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9.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收藏 举报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