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天地乒乓球俱乐部
-
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在掌握各种单项乒乓球技术,攻球技术、弧圈技术、推拨技术、搓球技术、挑打技术、摆短等后,虽然在练球的时候能够正常展示和发挥,但是到比赛的时候出现很多盲目失误。究其原因,根据我最近的体会主要还是球性问题,在平时练习的时候不注重判断来球的线路和旋转,从而不能根据来球的性质选择好适当的技术,不能对自己的板型、身体的力量和手腕的动作进行微调,出现很多含糊不清的中间动作而造成球出界或下网。要纠正这个毛病,就是要平时养成好的习惯,注意判断对方触球瞬间的拍型、用力大小和方向,自己本能预判来球的可能线路及旋转的强度,决定自己使用的技术,快速移动步伐,主动迎球和借对方的旋转发力,制造自己的弧线和旋转。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果断,不要犹豫,不要出现中间动作,尽量保持自己的动作给平时练球的动作一致。这样尽管前面可能会出现失误,但一旦你熟悉对方的旋转和技术特点,你的命中率就会极大提高,无谓失误就会减少。为了减少盲目失误,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注意判断对方来球的旋转。如过对方的来球强烈下旋且出台,你必须立起板型,如果一般下旋出台球,我们必须稍压拍,使用全身力量用球拍的中下部暴拉来球;如过对方的来球上旋强烈,应该在来球刚弹起或上升期期间靠转腰迎上来球,用手腕发力摩擦球的顶部向前送;对强的侧旋球,且带点弱上下旋,不出台,如果强行发力打和攻容易出现失误,我们可以调整板型,借对方的侧旋以防线路为主;在防弧圈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来不及快带和反撕,可以放慢节奏,待到球的下降期,借球往下掉的力量用拉加转的方法回击。2)注意判断对方的线路。只有准确预判好对方回球的线路,我们才能够快速移动步伐,做好击球的准备工作,才能做到全身的协调发力和手上的微调工作。3)养成主动发力制造弧线和旋转的习惯。对对方的不转或弱下转出台球,我们必须压低拍型才能够拉出旋转比较强烈的弧圈球;如果我们采用攻球的方法,拍型可以亮开一些,以向前发力为主。总之,充分理解撞击和摩擦各自的用途,充分把握好对不同来球使用恰当的撞击和摩擦的百分比;还有就是球拍在击球前必须有一段加速的空间,尽量用球拍的前沿去触球。
收藏 举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