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地乒乓球俱乐部

  • 分享

    业余爱好者学乒乓球步骤2

    老虎打武松 已有 457 次阅读    2012-06-02 06:17

    第四集 碰球、常识

    恭喜你,通过上集的"玩"球,你已经拉开了打乒乓的序幕,手痒了吧?想真刀真枪地干啦?您还别急,先了解一点乒乓球常识吧。否则,若有调皮捣蛋的问你:乒乓球是长的还是扁的?你准确回答:“方的!傻帽,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敢问我”,问你的人会被你的回答"汗颜"的无地自容的。

    1、球 一身秀气,洁白的身体,圆圆的脸,据说是MM性别(怪不得那么多人都愿意和它亲密接触,英雄爱美女吗)。直径40毫米,重量为2.5克(好苗条)。

    2、球台、球网 球台为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离地面高0.76米。弹性是球从0.3米的高处落至台面,弹起的高度约为0.23米。网高为15.25厘米。

    3、场地 比赛场地为长方形,长不小于14米,宽不小于7米,高度不低于4米。

    4、比赛 11分制,每人发两球换发。五局三胜或七局四胜。比赛形式有:男单、女单、男双、女双、还有混双耶(可别害羞哦)、团体赛。

    乒乓球握拍方法:分直拍握法和横拍握法两种,两种握法各有千秋 ,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打法风格,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其一。 

     直式握拍法(以右手为例):正面拇指第一指节和食指第二指节握拍,两指间距离1厘米左右。拍柄压住虎口,背面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斜形重叠,中指第一指节顶住球拍的后上部使球拍保持平稳。直拍握法的特点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击球(先不说反打),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线球时,拍面变化不大,对手难于判断。

     横式握拍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正面轻贴在中指的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击球时拇指和食指帮助手腕调节拍形和加力挥拍。正手攻球时食指向上移动(2厘米左右),反手攻球时拇指向球拍中部移动帮助手腕下压加大击球力量。横拍握拍法的特点是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时握法变化小,反手攻球容易发力也便于拉弧圈;但正反手交替击球时,需变换击球拍面,攻斜、直线时调节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对方识破。

     握拍注意事项:无论哪种握法,握拍都不应过紧或过松。过紧会使手腕僵硬,影响发力时的手腕动作,过松则影响击球力量和击球的准确性。握拍不宜太浅。直握时,食指和拇指构成的钳形不能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手腕动作的灵活性。在变换击球的拍面、调节拍面角度时,要充分利用手指的作用。不应经常变化握拍方法,否则会影响打法类型及风格的形成,尤其是初学者,更要注意。

    碰球:最好找个比你会打点的,比如业余二、三级的就行(俺就能胜任这个艰巨的任务)。劝你尽量别去请球棍、芥末等超级高手,虽然他(她)们比俺还要热心十倍,只可惜大才小用了。但等后几集俺无能为力时,他(她)们就当之无愧了。

    碰球就是两人在球台上,把那小玩意儿挑来挑去的(绝非马林的那个暴挑)。不要着急,由慢到快、由近到远、由轻到重、左左右右地练。因你有上集虚拟苦练托、掂、拍球的老底子,应该已是小有手感的。认真练两周后,想必你肯定是挑哪到哪。还望你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练。但你可别图一时过隐,"啪"地给俺来一板绝杀啊(动作一旦错了, 以后纠正可就难了),你急啥子嘛?待你铁杵磨成针时,让俺满地找球的机会多着呢。时间两周。

    第六集 反手推挡(直板)、拨(横板)球

    现今乒乓球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直板的反手,反面技术创新了反打反拉,但是在业余爱好者中能使用直板反打反拉的为数不多,更不够精,比赛时也很难派上用场。所以对于初学者还是应该掌握直板的这一传统技术--推挡。

    动作要领:拍面垂直或稍前倾(角度依来球而定)呈横状, 引拍靠近腹部,高度在台面5 cm左右,小臂略外旋。当球快落球台时,大臂带小臂迅速前伸,当球反弹15 cm左右处于上升期时,球拍正好推击球的后中上部,并向顶部方向摩擦。

    直板推挡的特点:首先是好练、易上手 对于初学者,甚至可以说是直板反手的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动作。二是稳健 虽然推挡是相对保守和被动的技术,但它的命中率和稳健性是极高的,尤其是处理过渡球时。三是推挡的动作小而隐蔽,出手速度快。就是说推挡在对方来球到完成还击的时间要比拉球、侧身攻要时间要短,因此留给对方的判断和准备时间也短。加之推挡方式的变化和变线,使对手防不胜防。最后一点是推挡技术的左右衔接要比两面打法更简单、更快捷、更容易。要知道几个动作的衔接往往对一个人的水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衔接的合理性、衔接的速度,简捷程度都将直接影响你水平的发挥和提高。归而简之,直板推挡的特点就是:动作小,速度快、变化多、易掌握。

    推挡要记住三个字:准,稳,变。"准"主要指推挡的时间要准确,推挡主要是靠借力,业余选手推挡没有速度,关键的一点就是推挡的时机没有把握好:时间早了,等你胳膊已伸推直了或者快伸直了,球才撞到你板上,你的力量已提前释放了,根本就没有用到撞击球上,推出的球只有球反弹的力量,没有推的力量,所以就不会有速度;时间晚了,等球顶着板了,你再推,来球的力量就化解掉了,这时只有推的力量,没有球撞击反弹的力量,推出的球也不会有速度。推挡时只有来球的力量与推挡的力量形成最大合力才能推出速度和力量,给对方构成威胁。推挡时机靠自己去体会、把握。如果你感觉推的没速度,感觉借不上力,你就稍微晚点推;如果你感觉推挡的动作经常做不完,球顶手,就早点儿出手。总之,要自己去慢慢地体会。

    “稳”。稳是指推挡无谓失误少。稳也是建立在盯板、预判、还原、步伐调整等多方面基础上的。打球要养成盯球、盯对方板的习惯,只有盯住了对方的板,才能预判准确对方的回球线路、远近和轻重,为自己的下板球做好准备。手法是成功他爹,步伐是成功他妈,步伐在打球中非常非常重要,一定要养成有节奏的小碎步、小垫步的习惯,脚下一直都在动,随时做好左右前后启动的准备,君不见,国手比赛接发球时,对方一抛球,自己的脚就先动了起来,自己发过球后,小碎步紧接着就动起来了。而很多业余选手都是站着那不动,等球过来了才启动,那就迟了。

    “变”。变是推挡的较高境界。变有推挡力量的变化、旋转的变化和落点的变化。力量的变化,可以大力推,可以减力推,可以推挤(后两者往往在对方离台较远时用)。旋转的变化,可以推出下旋,主要是推球的一刹那向下用力,使回球增加变数,让对方去做第二判断,造成对方失误。落点的变化十分重要,主要根据对方的站位来决定落点,对方的中路偏正手一点往往是他较难受的地方,也可以象柳承敏那样,送对手一个侧身位长球,让他侧身拉起来,然后加力推他的正手空档,效果棒极了。

    十点需注意的问题

    1、推球前,手臂不会后撤引拍,击球距离太短,影响用力。

    2、上臂和肘部离开身体右侧,致使拍面过于垂直,影响推球的速度和用力,动作不稳定。

    3、上臂与身体夹得过紧,前臂过于靠近身体,导致向前加速距离太短,不易控制球和难以发力。

    4、站位过死,不会经常随来球位置的变化用小范围的移步来取得正确的击球位置。

    5、站位时,左脚过于靠前,难以运用腰、髋之力,影响推球的力量,也不利与回击左大角的来球。

    6、只有手臂的动作,不会运用身体重心的力量,因而推当中难于发大力,动作不协调,缺乏稳定性。

    7、推球时,不会用转腰来辅助发力。

    8、举拍位置过低,无法推压,易形成自下而上的毛病,回球弧线高、速度慢、易吃加转弧圈球。

    9、手腕太活,拍面角度不稳定或手腕发力太早。

    10、手腕上翘或过分下吊,手腕与前臂动作不灵活,控球能力低。

    橫拍反手拨,拨球是横板反手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它是你今后反手拉冲的基础。反手拨不好,将来反手攻、拉都会有問題。练习反手拨时,双脚基本上平站,上身稍前傾,收腹含胸,两腿弯曲,脚跟微微上提。重心下沉,持拍手略高于台面,大臂与上体的夹角约30-40度,右肩微下沉。站位离球台不要太近,至少约40cm,球拍不要下垂,保持在台面上,置于胸前下方。手腕不宜过松,也不宜用力。拉拍时,重心移动到左腳,将球拍拉至身前偏左侧,拍头朝左,不要过度拉拍,也不要扣手腕。击球时重心移到右脚,以肘为轴,动作不要大,触球后挥拍至右肩前即可。

    横板在反手拨球时,前臂外旋,向前、向外摆动,拍面前倾,在球的上升期击球的后中上部向顶部摩擦,借助来球的反弹力,前臂手腕迅速前伸外展,向右前上方发力,快拨来球。击球后前臂继续摆动,随后快速还原。挥拍迎球的过程中,要求手腕稍微内曲、放松,在触球瞬间,随着前臂的向右前方的伸展,手腕要有外展的动作,同时,手腕还应该稍为外转一些,外转是为了控制一下弧线的高度和长短,以防止拨球出界或下网。移动步法以并步为主。重心的转移:往后拉拍时重心偏左脚上,左髋略向后转,有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要注意体会身体的弹性。挥拍时重心转向右脚,拨球的重心是前后转移。最好先练习徒手动作,如果个人协调性不是很好的话,上体的动作和身体的重心转换可以分开练习,然后再结合起来练习,不要急于上台,等动作协调舒展后,在上台练习,要注意多体会动作要领。

    一般常见的问題:拉拍过大、扣腕、挥拍不足(只是挡球);或是挥拍过大、向上挥拍多(像是拉球)等等。一般来说反手拨球,身体是正对着来球,不是侧身。如果拍拉到身体左侧,拉拍就过大啦。许多人练不好反手拨,都是因为手腕不当用力,击球前扣着手腕,容易造成击球不正,打出右旋球,记住拉或攻才需要扣腕。初练反手拨不要扣腕,可以提高稳定性。遇到反手位来球角度较大时,一定要养成用脚追球的习惯,保持身体正对来球,不要去伸手够球,过度橫向拉拍等。反手拨讲求动作小,速度快,反应快,击球稳定。

    推挡的亲戚家族还有:快推、加力推、推弹、减力挡、推下旋、挤推球、推侧旋球等等。您先把基本的推挡技术巩固了,再在拍型、力度、引拍等方面做适宜的调整,其它的推挡技术是不难的,或许您还能发明啥更好的方法,置对手于死地。直板的推挡灵活多变速度快,且角度刁钻,控制对手是较容易的,然后你在伺机反攻,得分就是小意思了!你有一手好得推挡,别说比赛了,就是平时练球,你让对方拉冲去吧,不把他累爬下才怪呐。而你呢,以逸待劳,倒也逍遥自在。 时间5周

    第七集 搓球

    搓球的特点和作用 搓球堤一项过渡性技术,用它来对付下旋来球比较稳健,搓球虽然可以通过旋转、落点和速度的变化给对方回球制造一定的困难,为自己抢拉或抢攻制造机会,但在现代积极主动上手的乒乓球时代,过多搓球必然导致对方先进攻的被动局面。但搓球是一项很实用的技术,平时训练中极易被忽视,初学者必须掌握这一入门技术。

    慢搓 慢搓动作幅度大,在来球的下降期击球,回球速度慢,但有利于增加搓球的旋转强度。慢搓一般适用于回接旋转较强,线路稍长的来球。在对搓中,快慢搓结合起来,可以变化击球节奏,牵制对方。击球时间为下降前期,触球中下部。前臂向前用力为主,配合手腕动作,拍形较后仰。直拍选手反手搓以食指和中指用力为主,拇指配合发力;正手搓球以拇指和中指用力为主。横拍选手以靠近虎口处的肌肉和拇、食指的协调用力为主。要点:①应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控制好拍面的后仰角度。②击球时,前臂用力为主,转腕动作不宜过大。③搓加转球,在向下用力的同时,应增加前送的幅度。

    易犯错误:

      1、拍形错误 拍形后仰过度,摩擦球太薄,球易在拍上打滑;拍形接近垂直,容易搓球下网;不能用固定一种角度的拍形去搓强度不一的下旋球,

      2、搓球部位错误 不是搓球的后中下部

      3、搓球时机错误 不是在球的下降前期搓球

      4、不引拍搓球 搓球时不向后上引拍,没有用力距离

      5、托球 拍后仰,直接把球往上托起来

      6、撮球 用拍头对着正前方搓球,就像用xxx子撮东西一样

      7、搓侧旋 搓球时向右侧挥臂用力或向右侧上翻腕

      8、直线搓球 搓球时直上直下,球容易下网。搓球时应该像“瓢状”一样,有一定的弧线。

      9、手腕固定或只用手腕搓球 手腕固定太死,不能发挥手腕最后加速用力的作用

      10、重心不动或重心太高 重心不动,上、下动作脱节,不能发挥下肢和身体的力量;重心太高,搓球不到位,容易失误。

      11)脚不移动搓球 搓球的准确性降低

      12、不判断来球旋转强度搓球 不判断来球的旋转强度是盲目的搓球,强度不一样,拍形也不一样,用力方向也有所不同。

    快搓 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借来球的前进力将球搓回,常用于接发球或削过来的近网下旋球,在对搓中,利用快搓变化击球节奏,缩短对方回球的准备时间。 要点:①站位近台,身体重心前移,身体靠近来球,上升期击球。②击球前,手臂应迅速前伸迎球,拍形稍后仰(比慢搓竖的多)。前臂主动前伸插向球的中下部。③快搓一般借力还击,若来球下旋弱可用力下切。

    搓转与不转球 用相似的手法搓出转与不转球,使对方判断错误而直接得分,或为抢攻创造条件。在对搓中把旋转变化与落点变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要点:①加转是前提,转与不转间差异越大越有威力。②搓加转时,手腕爆发式用力为主。③搓不转时,要注意回球的弧线。

    易犯错误及改正 滥用手腕,造成腕、臂用力脱节。搓球既难加转,又多失误。改正法:明确手腕必须结合前臂发力,不能使二者脱节。徒手动作,体会腕和臂的结合发力。开始练习先少动手腕,慢慢再结合前臂动作增加手腕的力量;不依来球旋转和高低长短变化而调整动作,易吃对方旋转。改正法:明确应根据不同来球调整搓球动作。如来球下旋强烈,则应拍形后仰些,增加向前的力量;来球不转,则应将拍稍竖些,增加向下的力量。还需增强对来球的判断能力,以提高应变能力。

    搓球还有摆短和劈长等,各有其特点,以后你会逐项掌握的。但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应尽量少搓,还要加强搓球的落点、旋转和节奏的变化,加强搓中抢攻的意识,不可依赖搓球得分。如果你对搓球感兴趣,而且你的身体、小臂、手腕、手指能够很好的协调用力,练就一板铁搓也相当不错(尤其适宜中老年)。时间5周


    收藏 举报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