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地乒乓球俱乐部

  • 分享

    你适合用生胶吗?

    老虎打武松 已有 169 次阅读    2012-08-04 05:56

    从学名上讲,横板一面反胶一面生胶这种打法叫横板快攻结合弧圈,而两面反胶叫弧圈结合快攻,两者在名称上只是把“快攻”与“弧圈”对调了一下,但内在含义却大有不同,尤其近台速度要比两面反胶快。以往像滕毅、王燕生这样的横板生胶名将,打反胶时都显得相持能力还可以,但是进攻能力偏弱,跑动范围较小,特别是绝对力量(能发出的最大力量)稍逊,因而用反胶感觉比较吃力,但爆发力集中,也就是瞬时发力好,所以改用生胶后更容易发挥自身的强项。

    变化能力

    概括地看,两面反胶击球基本就是一种旋转,一个节奏,而生胶则不然。比如王涛,他用的球拍有几个之最——Avalox P700底板可算是当时世界上最硬的型号之一,反手的生胶海绵差不多是世界上最软的,正手的海绵则是最硬的,再贴上海的红双喜反胶,两面出球的性质差异特别大,反手发力过来的球很快很沉,正手拉球却特别转,而且拉出来的球弧线较低,我们叫“发贼”,不像国外套胶出球那么正。

    动作规范

    胆量大的人适合打生胶,但并不是所有胆量大的人都能打好生胶。如果动作太硬,身体协调性不佳,或许还是用两面反胶更合适。在比较快速的情况下,用反胶即使动作差点也可以把球摩擦过去,“一摩能遮几丑”,但是生胶不一样,动作必须自然,手形注重规范。比如饶静文,当时我为什么给她提出来改生胶?一个竞争对手太多,用反胶她在里面又不是出类拔萃的,再就是看中她反手击球的手形,压得不是太狠,这就有利于弹击,不容易打滑。要是小孩子反手摩擦太多、板形压得太狠,或者有点像正手单面攻,那用生胶还有什么意义?

    个高未必好
    我个人认为,用生胶的选手,身高最好适中些,因为他属于快攻打法,需要有一些低球突击或者抢冲,如果你重心偏高,拉弧圈时有摩擦无所谓,但突击时无论从你的视觉还是击球的感觉上,用生胶可能都不是太适合,像王涛、邓亚萍、刘国梁……都不算人高马大型的。

     


    收藏 举报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