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九九体育俱乐部

  • 1
    由直板反手攻想到的学习横打技术以后,反手单面攻技术已基本上不再用了,偶尔用一次,效果会很好,意识上却已淡薄许多了,但少儿时期教练示范的动作依然很清晰,教练当时并未细讲为什么要这样做,这里只能把我自己多年的体会与对直板反手(正面)攻感兴趣的球友作切磋交流。 我感觉反手攻的发力过程与正手攻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转体为基础
  • 6
    左肩的作用 有几位球友问:用2/5发力方式、3+5发力方法拉球发力时,由于强调了右肩部的向前摆幅,球不转不冲的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在"5"的加速阶段发力时感觉右腿"蹬"的感觉不明显,拉过去的球的质量还不尽意,如何解决? 我觉得这在业余的初学者中应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即右手持拍者左半部的3/5部分如何配合2/5的问
  • 再谈"顶髋" 髋部是连接上、下肢体的关节,如何准确地用髋、充分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正确发力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承上"是指"支承"腰肩的发力、是随转腰肩的上肢运动作配合移动的,无髋部的配合移动,扭腰所发出的力的效率将大打折扣;"启下"的作用在于利用蹬转的"
    261 次阅读|没有评论
  • 1
    三短的区别摆短与搓短应区别开来,摆短是用于近网且高于网的弱下旋或不转来球、击球时间在上升后期至高点前期,仅是利用反弹力"轻托送过网"的,基本上没有自发力。由于控拍手型的原因,故直拍有"用手心轻托过网"的感觉;而搓短是借用反弹力"吃"球、利用自发力克服及制造较强的下旋、在上升前期来回球的
  • 发球小提示 发球的发力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作用到球的旋转、速度的力,另一部分是球离板后如何落到(第二)落点上的力,即球落在己方台面第一落点上后反弹力的体现。 这两部分力是由一个整体发力动作发出的,球经拍摩擦产生旋转后落在台面(第一落点)上的形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飘"向第一落点,一种是"冲&q
    221 次阅读|没有评论
  • 11
    1,决赛    不聊vs小楠 2,交叉淘汰赛    不聊vs业乔 3,小组赛    小楠vs王阳 4,小组赛     小楠vs贝贝
  • 5
             一、举例说明        例1:将一个直径20cm、长200cm的玻璃器皿竖起,它的中心应在园心线的中间点上、重心在质量的支撑处;将其横放在2cm宽的支撑点上,中心仍在园心线的中间点上,重心却在支撑点上。将其注入一半容积的水以后,如不用器械帮助,则很
  • 3
             正手快攻作为基本基础技术一直是倍受初学球友关注的话题,其中何时收小臂又是正手近台快攻基本技术的中心。收小臂的时机在于击球时间的选择,如上升前期、中期、高点期等不同阶段或时机,选择的目的是战术发挥的内容,但同时又关系到正手攻技术的内函。而技术内函中的迎前阶段很重要,
  • 2
            本文分两个部分:一是双打基本规则节选;二是双打的基本技战术分析。         第一部分  双打规则节选         2.8.2  在双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发球,再由接发球员还击,然后由发球员的同
  • 8
    Top1  杨非        【花絮】喜洋洋5月大赛(有照片)                                  
 4293 1 ...381382383384385... 430     直接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