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横打之台内拧答:横打系列技术的发力,基本是以"台内拧"的动作过程为基本模式的,因此,掌握了"台内拧"的发力机制,就等于基本上掌握了直板横打系列技术的发力。一、预备站位与战术站位:预备站位时的内容与正常站位相同。对方来球的落点入左半台时,右于持拍者须右脚向前,视来球落点距球网的距离与是否上、下旋来
-
54、横打的运用(五)拨球:1、站位:近台站位,双脚平行或右脚稍前,身体稍前倾,重心稍高,身体正对来球,横打的持拍状态。2、引拍:手臂自然放松,大臂自然下垂,大小臂自然打开在90度左右,引拍至身体中心线略左侧,手腕保持自然状态。3、发力:在来球落台起跳后的上升前期重心带手臂迎前,以前倾的板形,触球上中部或中上部,以肘为支点,手腕前挺带小臂发
-
53.“五分之二”发力方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说起发力,很多球友都知道是从脚蹬地开始,挺膝、顶髋、转腰、肩带大臂、大臂带小臂、手腕带手指等一系列动作,并且能较熟练的逐一做出来,但其中仍有球友对自己的发力不满意。甚至每次打球时都十分注意自已的动作,或请人点评纠错,或摹仿偶像,结果仍是未能尽意。 所谓“五分之二”,是指(右
-
最近接连发了一些关于技术方面的日志,都是转贴,希望同球友们共同学习提高,加油!;)
-
48、正手拉球的收臂要领是怎样的?答:1、体臂夹角(身体与大臂的夹角)保持70度或以上。2、提供一个方法试一试,身体直立、双脚分开略宽于肩并呈左前右后状态:第一步、将右臂向右水平抬起、五指自然伸直、掌心朝上,这时肘关节的折叠处会有一个与手掌平面同一朝向并且很明显的"平面";第二步、将小臂内旋使手掌心翻转朝下,这时这
-
47、掌握弧圈技术要经历几个什么阶段?各阶段主要练什么?答:业余球友由正手攻转入弧圈直至全部掌握并应用于实战中,会经历攻→粘→挂→撞→压等内容既相关联又层次递增地五个环节,分述如下:一、攻:由平挡、加减力挡打下基础以后会进入正手攻的技术训练,正手攻中包含快带、攻、快点等三部分基本内容,击球时间分别是上升前期、上升中期至
-
46、为什么说"稳重周密地防守,积极主动地控制.凶狠凌历的进攻"是最高境界?答:部分球友的防守.控制意识不是很清楚,说防守就是控制,控制也是防守,这种模糊认识会直接影响技战战术的正常发挥。防守是被动的,控制是主动的。在技战术发挥中争取主动是“球”意识的高级体现。比赛中多一分主动就多一分取胜的把握,战胜对手
-
Top1 杨非 1 求解:吹牛犯法么? 访问量 250 2 鼠霉的人,俺不跟你玩!访问量 206 Top2 年年 1 外企乒乓团体混合赛--险胜夺冠 访问量 197 Top3 董凤斌 1 chic本周四“奔B”之旅是福是祸?敬请关注! 访问量 169 奖励结果: 杨非 456 年年 197 董凤斌
-
40、横打时中指上移的重要性?答:横打时手指的适时调整是必要的,因为不但可以满足不同来球所需要的板形,使击球质量得以保证,而且可以保证因重心未完全到位时的发力方式的调整。有横打技术的球友必须要有一个基本适合正、反手的固定持拍方式,这是持拍,在发力中需要即时调整以利发力,这是控拍,所以持拍与控拍的内涵是不同的,应加以区别才
-
37、直板持拍与控拍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直板持拍的一般原则是拇、食、中指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与拍柄在虎口处的支点相配合,正、反手转换的关键在于拍型的调整,拍形的调整内容基本是发力控拍时球拍重心的调整与倾斜角度及拍面朝向的调整。因此持拍与控拍的内容是有区别的,“持拍”是习惯,起基础作用,“控拍”是指发力时手指、小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