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俱乐部 - 北京贸大乒乓球俱乐部
-
巴菲特手持巨型球拍 一老一少感情深厚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5月7日,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股东大会如期而至,会上一位华裔乒乓球小将一时间成了全场的主角,她和大会的主人“股神”巴菲特以及微软前总裁比尔-盖茨的一场乒乓球比赛别开生面。 1995年出生的邢延华目前还不到
-
不得已为之,好在我贵重行李没托运,这次丢行李时间完全是国航的责任,现在还在推委,我再国外打长途也有时差,所以等回国之后我一定好好办理一下这事儿,哪位球友认识国航领导或者国航有关系,请给我发信息,帮帮我吧,谢谢啦.
-
我每天上开球网,总能在球友网友老虎打武松的主页上捡到他发送的金币,每次5枚,10枚不等,他太好了,太有爱心了,太大方了,太有钱了。我也在向他学习,也天天发送金币给大家。如果大家都像老虎这样,该有多好!
-
一般业余球迷 ,练习了老半天, 一上球台, 怎么打都觉得别扭,发不出力,无法维持练习时的姿势, 感觉起来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怪"字. 原因出在哪 ?大部分的人 ,满脑子拉球的时候 只想着手臂如何发力, 如何一板打死对方, 转死对方... 程度好一点的人, 想着如何用腰力, 用腿力l来击球... 一直想着&q
-
拍头,指持拍时拍子的最前端。最近在对几位博友视频指导中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即对手腕的外展、内收运用得不尽合理或者基本没有使用,从而影响了正、反手弧圈的摩擦效果。这种现象比较容易出现在没有正规指导的球友身上,表现最为普遍的是发力摩擦过程中拍头与拍柄同速向前或拍柄先行,这样做虽然保证了手腕的
-
许多人用了全身力气拉球 还是拉不转, 可能就是没能体会拉球的"拉"字. 学会 近台快攻, 之后的变化, 会是先是学会"抽打", 那个还不算是 拉球.我个人认为, 很多业余球友都把 快攻的发力抽打 看成是 前冲弧圈. 其实是两回事! 那种抽打方式 以撞击为主, 摩擦为辅, 上旋不强, 球的飞行
-
练习横板搓球时候让别人回你一个正手短球接一板反手长球,周而复始,很容易见效。首先我感觉很明显的正反手搓球的摆速快了,而且上前后能迅速退回重心,一前一后的交换,非常容易练出从过渡到进攻的身体感觉。现在我的手肘每次搓完球都会很自然的快速放松地缩回来,不再象以前那样卡住难动了。横板搓球相对舒服了许多,而且我发
-
以快速、旋转、难防出名的弧旋球,可谓乒乓球中的“万王之王”, 业余爱好者对弧旋球往往只能望球欣慰——自己拉不出、别人拉来的又防不住。其实防弧旋球要掌握一定方法和技巧,如果只用手臂打球,那就会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懵掉。 弧旋球大致可分三种:1、前冲;2、加转;3、侧拐。不好说哪
-
原来我一直以为能拉前冲弧圈是一绝招,练了一段,感觉如下: 1、动作较大,来球太快便难以做完动作。 2、可能是个人原因,只能在球下降期拉球,才感到充分磨擦,给对手充分防守时间。 3、对手推挡强时,自已常常处于被动,因为自已动作大而对手动作小。 以上观点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