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爱拼(乒)”排球俱乐部

  • 18
    不再为接发球烦恼. 很多球友正为比赛中吃发球而纳闷,要么直接失误,要么就被对手一冲死,实在很不爽。今天在此谈谈体会,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探讨。 一,基础部分 众所周知,接发球最重要的是判断。但往往觉得自己接发球不好的原因就是自己判断不准。当然啦,这个是和你的比赛经验有关的,多打比赛,接触各类型的
  • 12
    .blkContainerSblkCon TD { BORDER-BOTTOM: 0px; BORDER-LEFT: 0px;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1月5日消息,2012赛季中国乒乓球 超级联赛女子团体展开半决赛首回合的争夺,李晓霞先后击败郭跃和曹臻,再加上双打的胜利,山东队以3比1击败八一队抢得
  • 19
    分享

    观念有点变

    五零后 2013-01-04 09:26
    这两天上路开车,喜欢碰到红灯,心怵绿灯。
  • 37
    1月2日下午到了华鼎,打了今年第一场球赛。 团体赛,速配,有幸与唉呦喂、刘炳玉一队。 小组赛玄玄乎乎过来,3:2、3:2、3:1混了一个小组第一出线,1/8、1/4,又两个3:2,半决赛成了2:3,止步。 个人,单打全败,双打全胜。感谢队员的努力,我跟着领了一份奖品。 新年伊始,见到了好多球友,大祁、一路芬芳、石燕京、宋晓实、希玲、开心、
  • 15
    【引子】 本人是右手直板快攻的底子,前些年改了横板,但还总是快攻居多。后来看到张怡宁等这帮小孩弧圈拉得那个漂亮啊,遂起了强化练习的念头。前后系统练习已经有两年多了吧,稍有所成,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都是个人总结,难免有失偏颇。 1.关于动作定型问题。 这个对于成年球友来说确实比较难,记得原来打直板快攻
  • 12

    自己比对手高一点的时候,比赛中注意些什么呢? (转)

     读乒坛道长浅谈比赛中心态问题,再加上最近中国女乒团体失利于新加坡女乒,以及马龙的几次失利,颇有些感想,其实这种比赛体会在业余比赛中也比比皆是。 业余球友之间多次交手或是在同一个业余俱乐部练习颇久或是同一环境***同练习训练,即使练习赛、积分赛相差无几,似乎输赢几率、水平在仲伯之间。相对于大赛成绩来说,个人
  • 13
     今天看了张怡宁的重心转移和步法的视频,其中她不只一次的提到:“乒乓球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用手打的,但其实是从脚发力、传到腰,然后带动手发力,其实手本身并没有发多大的力。”------或者说手也没有多大的力可发。 弧圈球成为当今技术的主流,是因为它最大限度的结合了速度与旋转。业余选手也多以弧圈球做为得分手段,通
  • 14

    得分杀手锏——教你发急长球  (转)

    乒乓球得分有个捷径,就是发球。我是个很喜欢动脑筋、专研的人,近半年专门研究发球,模仿各种发球(我的模仿能力很强)。在比赛的时候通常利用发球能一击制胜。 后来我感觉,对于业余选手来说,不怕转球也不怕快球,怕的是那种又快、又低、又转还带着拐弯的急长球。这种球肯定是要出台的,没关系,对付这种的方法只能用弧圈球,由于速度太快、
  • 11
        当前在世界顶级高手的对垒中,摆短似乎成了最有效的控制对方抢先上手的灵丹妙药,接发球时使用频率之高,相信大家有目共睹。然而,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业余球友们是否也能摆出高质量的短球呢?答案是肯定的。最近,自己通过学习“避转”原理,摸索出一套轻易就能摆出高质量短球的方法。特发贴与大家共享。
  • 14
    今天参加了孙河文化站公益的积分赛,太远了,人多台子少,不过还不错。依然延续低迷状态,小组第二出线后遇到沈小龙大哥完败,差距全方位的!
 1821 1 ...6061626364... 183     直接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