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瘦西湖 我是从镇江坐摆渡到扬州的。扬州不是很大,能玩的地方就那么几个,瘦西湖、个园、瓜州古渡、大明寺和平山堂。 我先打的去瘦西湖,司机师傅挺善谈,蹩脚的普通话中参杂了不少扬州土话。他告诉我:瘦西湖原名保障河,河身曲长清瘦,两岸杨柳依依,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繁弦急
-
李广墓 天水很古老,传说中的伏羲、女娲、黄帝都出于天水。天水素有“秦州”之称,秦人一直在这里生活,牧马养畜,繁衍生息。天水老街老巷多,纵横交错,飞将巷、古人巷、折桂巷、忠武巷、尚义巷、织锦巷历史都在百年以上。天水泉水多,甜美甘冽,让人皮肤洁白,天水人就有了“白瓷娃娃”的美称(森林狼王安就是其典型代表)。 李广
-
赭 山 芜湖在安徽省东南、青戈江与长江交汇处。城市不大,骑自行车逛街最妙,石板路的老街老巷不少,弯弯曲曲像篱笆墙上干枯的藤蔓。骑累了,可以到金马门吃一碗泥球面,外加一盘米粉皮子。我去的时候正值秋天,满大街都弥漫着炒板栗的香味,加上街两旁的高高大大的枫树、杨树,使得小城变得愈加美丽。
-
仓颉庙 仓颉庙在白水县史官乡,车子下了公路三拐两拐没走多远就到了。庙门漆黑,一对有石狮墩有些破损,大概是时间还早,游人寥寥。庙内很安静,有身着蓝袍的尼姑在扫地上的落叶,看见我们进来,微笑着点头,算是打过招呼。院子不大,分正殿和后殿,后殿内塑有“四目重光”的仓圣像,据说像下有暗道,直通殿后的仓颉墓。正殿的两侧有历代碑刻
-
褒斜道 七十年代,我在陕西商校学习,班里有个同学是汉中人,家就住在褒斜道附近。告诉我,当年项羽封刘邦为汉中王,刘邦借此囤积粮草,操练兵马,为重返关中做准备。刘邦为了迷惑项羽,采用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策,表面上派兵修复烧毁在褒斜道上的栈道,做出要从这里北进关中的样子。镇守关中的章邯不知是计,认为这么长的栈道
-
苏州小吃 小时跟着姥姥在苏州住过一段时间,就住在观前街附近的榈邱坊。观前街旧时叫“碎锦街”,我们小孩子偏偏叫它“小吃街”,这里汇聚了众多老字号店堂,如松鹤楼、采芝斋、黄天源、陆稿荐等等。我最爱吃黄天源的青色芋头饼和五色团子,尤其是五色团子,是用刚刚打下的
-
香山红叶 我曾在八十年代初登过一次香山,那时候的香山算是京城远郊了,从香山脚下伸向远方的是大片的玉米地,城内几处标致性建筑依稀可见。去香山的交通远没有现在便利,更没有缆车,游人也不多,那时候的北京人还大多为生计奔波,不太懂得看红叶。我登上那个叫“鬼见愁”的地方,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坐了
-
梅妻鹤子 每次去杭州都住在邮电路老姑妈处,离着西湖不远。傍晚我喜欢步行去西湖,沿着白堤走,经过断桥、平湖秋月就到孤山了。 孤山兀立于西湖中,湖水环绕,也叫“梅屿”,来孤山赏梅,总会想起那句:“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而孤山的梅花,与一个人相关,他就是林和靖。 林和靖,北宋诗人,少而孤
-
醉翁亭 去滁州,只是为了看醉翁亭,看醉翁亭,是因为欧阳修的那篇《醉翁亭记》。骆兄还要在醉翁亭中背诵《醉翁亭记》,这是他几年前就想好的。 琅岈山在滁州西南 5 公里,险峻秀丽,山峰特立,幽谷深藏,颇有些“峰峦密郁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 宋仁宗庆历年间,朝廷腐败,权贵当道,原在朝中做
-
今日参加了在涵育举办的首届双人团体赛,玩的很开心。我与牧羊人赵老师第一次组队参赛,小组中既有三鞭子这样的高手大腕,又有不太熟悉的年轻小将,可谓强手云集。比赛中我与赵老师默契配合,连克强敌,在五个参赛队中名列第二小组出线。虽然在16进8的比赛中失利,但已很满足。我在这次活动中找到了快乐,收获了友谊。感谢比赛组织者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