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大椎引领达到人拍合一 看过何老拍头先行的文章的球友一定会对拍头先行、手腕的外展与内收这一方法影响十分深刻。何老还有一段关于发力的论述,真的很精彩,但好多球友嫌文字太多、不好理解。我现在用简单化的办法将这一问题予以解决。 先来看一看何老关于拉球时的一些论述: 予备站位时的"身体稍前倾&qu
-
走出误区,早日成为一流业余高手 我见论坛里大家经常讨论各种细腻的小技术,诸如撇晃拧摆等,又如直板下蹲砍式发球、逆旋转发球等各种花哨的发球,还有反拉反冲弧圈球等等不一而足。说实话,你的那些撇晃拧摆,能控制住你对面的高手的进攻吗?你的那些质量一般的下蹲砍式,逆旋转发球能对
-
机遇可遇不可求,机遇往往是你的好友带来的,但是自己要准备好,要坚定不移、理性鉴别(人与事)、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
在小区里的场地,没想去打球,赶上孩子上课又没人在家,就紧急去了场地,没事先联系,后来以家人没带钥匙而终. 打多球基本功,对直拍反手横打的球接的不好,可能因为有侧旋,连续打不起来,感觉因为多球练习,很忙叨,失误率偏高. 后来体会老瓦式的拉下旋斜线,感觉不错,即便是逆旋转也可以磨擦克服,但是必
-
1、打乒乓是个系统工程,那有瓶颈,比赛时,那里就容易被对手抓住、出问题; 2、多与高手比赛,请教、找问题; 3、针对问题练习,使招招都能用于实战,积少成多,不可急于求成,练一招就练到得心应手,形成自己的特点,并逐步形成体系。 4、练基本功,也要针对问题去练,防止练习与实战脱节。 5、打球注重培养乒乓球意识,从判断、移动、各种球接法
-
这是这几天总结出来的。
-
中新网伦敦7月23日电(记者 沈晨)战绩傲人的中国乒乓球队有自信的资本,距离奥运开战不足一周时间,球队上下仍能在训练之余与外界轻松“调侃”,丝毫不见大战之前的紧张。7月23日下午,中国乒乓球队结束首节训练课后,男队主教练刘国梁及男单夺冠大热张继科相继向外界披露乒乓高手们在奥运大战前夕的生活
-
不知道你注意没有?现在突发灾害死亡人数的报道方面有了一个惯例规律,死亡人数开始报道时都是十人或十人以下,这个现象值得关注。
-
这是丁宁和李晓霞的第一次奥运之旅。90后小将丁宁在2011赛季迎来“井喷”,接连拿下鹿特丹世锦赛女单冠军以及年底的世界杯女单冠军,并在去年11月首次登上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得以凭借实力在最后时刻挤掉了有伤在身的老将郭焱,搭上了飞往伦敦的末班车。首次出战奥运,谈及目标,丁宁希望能够携手队友捍卫女团荣誉,
-
今天晚上,去某某公司活动室打球,瞄了一眼,高手都没在,本想再练练拉削球(回去曾仔细琢磨了一下动作结构);昨天,施老师告诉我,至少再练半年,你才能过拉削这一球关。 正在做器械的于总告诉我,某某高手外出接待客人,今天肯定不能来了,兄弟单位千里迢迢来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