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包子乒乓球俱乐部

  • 2
    刚换了横板,自我感觉还算好,至少觉得发力比直拍要直接得多,但就是基本动作还很不到位,非常需要加强锻炼,找人陪练吧,觉得不好意思耽误别人的时间,所以不知道发球机练基本动作靠不靠谱?有没有球友能指点一二?
  • 13
    我每天上开球网,总能在球友网友老虎打武松的主页上捡到他发送的金币,每次5枚,10枚不等,他太好了,太有爱心了,太大方了,太有钱了。我也在向他学习,也天天发送金币给大家。如果大家都像老虎这样,该有多好!
  • 2
    分享

    刚换了横拍

    张颖奇 2012-05-07 08:49
    本来是打直拍的,打的还可以,虽然不会直拍横打的技术,反手也还可以进攻。但是一周多前输了几场比赛,觉得直拍力量偏弱,于是改了横板,心意已决。打了几天,感觉还可以,但是技术还需要大大的巩固,希望可以多练习练习,赶紧恢复!
  • 4
        一般业余球迷 ,练习了老半天, 一上球台, 怎么打都觉得别扭,发不出力,无法维持练习时的姿势, 感觉起来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怪"字. 原因出在哪 ?大部分的人 ,满脑子拉球的时候 只想着手臂如何发力, 如何一板打死对方, 转死对方... 程度好一点的人, 想着如何用腰力, 用腿力l来击球... 一直想着&q
  • 4
        拍头,指持拍时拍子的最前端。最近在对几位博友视频指导中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即对手腕的外展、内收运用得不尽合理或者基本没有使用,从而影响了正、反手弧圈的摩擦效果。这种现象比较容易出现在没有正规指导的球友身上,表现最为普遍的是发力摩擦过程中拍头与拍柄同速向前或拍柄先行,这样做虽然保证了手腕的
  • 3
        许多人用了全身力气拉球 还是拉不转, 可能就是没能体会拉球的"拉"字. 学会 近台快攻, 之后的变化, 会是先是学会"抽打", 那个还不算是 拉球.我个人认为, 很多业余球友都把 快攻的发力抽打 看成是 前冲弧圈. 其实是两回事! 那种抽打方式 以撞击为主, 摩擦为辅, 上旋不强, 球的飞行
  • 5
    中国在以前总是优秀的人参加乒乓球运动,如王传耀、荣国团、庄则栋、李富荣,梁戈亮、许绍发、郗恩庭、李景光等形象球艺具佳的人,现在的乒乓球员却都是边角废料似的人物,如——眯眼丝瓜王励勤、苦瓜少女张诒令、弄骚李逵王楠、汉奸分头孔令挥、斜肩歪脖刘国良、矮脚夜叉邓亚萍之类长短肥瘦不一的歪瓜劣枣 。老蔡,你选人的时候不要
  • 3
     经常听一些自作聪明的人说,中国在足球上面花了这么多钱水平还这么低,乒乓球,跳水等项目才那么点资金也能拿那么多奥运金牌,真不如把足球这些钱用在其他中国的强项上多培养几个世界冠军。支持这样谬论的人不在少数,因为中国人习惯思考问题不用脑子!为什么说它是谬论呢?因为这个观点是从根本上违背逻辑的。     首先,中国现在
  • 4
      13日,中国乒乓球队将公布奥运阵容。围绕着中国女乒奥运人选的种种猜测和是非,正在成都考察国乒备战基地的中国乒乓球队领队黄飚接受了成都晚报记者专访。他在点评国乒奥运选拔标准的同时,也对近来重新被引爆的“让球事件”作了表态,坦言过去国乒确有“让球传统”,随即承诺今后不再出现此类风波。
  • 3
     北京时间5月4日消息,国际乒联今天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与上一期相比这期排名变化不大,马龙和丁宁依然位居男女榜首,男单前10位没有任何变化。   这个月基本没有国际比赛,智利公开赛等低级别赛事也未能吸引到高手参加,所以高排名选手的排名与4月相比变化不大。男单方面马龙以2975分高居第一,领先第二名的张继科52
 13790 1 ...12041205120612071208... 1379     直接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