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换了生胶试了试,感觉不好,看来我是反胶离不开了,以前防弧改反胶费劲,现在看来反胶改生胶更是费劲! 2019年到了了,我突然开始反思之前整个打乒乓球过程,我改生胶的本意还是瞎搞,想引起对手的不适应,结果自己先不适应。从大的角度想,我之前还是以胜负为主要的参考目标,为了赢球可以换胶、换板,这种思维本身就显得非常急功近利。这么
-
平面支撑原理:肘关节,前臂、大臂构成一个平面,在击球运动过程中,只要这个平面是稳定的,不管怎么大力发力,都不会出现大的技术变形。 为了保证平面支撑面稳定,在相对刚出台或者反拉比较顶的弧圈球、或者在快速对抗对拉过程中,大臂在击球过程中要与移动的身体相对靠拢,才能保证高上台率;对于半高球和相对机会校大的球时,需要抡开大臂击球,
-
1 不能等球,因为对手的弧圈球是一种强进攻球,不会给你足够的时间再去拉手 2 以肘关节为支点,肘关节带动大臂和前臂同时“向上”发力,即往上多一些(可以不转腰) 3 身体往下“微坐”一点,双膝盖弯曲,使“重心压低” 观察 马琳的技术
-
从跨这个位置顶腰,让腰转动更快一些,上肢要“尽量放松”一些,不能像十万和创意拉球似的,上肢是硬邦邦的, 注意手臂是“腰髋”“带动”起来的。注意体会:身体转动后,手臂自然“被带动起来”,找到“振动的”感觉,这样下肢和上肢的发力就不会“脱节”了。特别是来球很快时,身体一定要“转动” “快”一些。 关键词:上肢放松, 腰髋
-
把对发力的注意点从单纯的手腕甩打转移到这几个方面: 1. 三拧: 拧腰、拧腹,顶髋(像拧螺丝钉一样,把能量先“蓄在”大关节上) 2. 三松: 拇指放松,食指放松,手腕放松 3. 膝盖自然送转: 放松膝关节,自然带动身体微拧(如上所述的三拧) 4. 旋擦和旋送:旋转的主体是球拍,球拍转动带动球体旋转,身体重心自然向目标方向旋动,但击球完成后自然
-
轻轻 落在我掌心 静静 在掌中结冰 相逢 是前世注定 痛并 把快乐尝尽 明明 话那么寒心 假装 那只是叮咛 泪尽 也不能相信 此生 如纸般薄命 我慢慢地听 雪落下的声音 闭着眼睛幻想它不会停 你没办法靠近 决不是太薄情 只是贪恋窗外 好风景 我慢慢地品 雪落下的声音 仿佛是你贴着我叫卿卿 睁开了眼睛 漫天的雪无
-
身体重心放低,放松状态下伸直胳膊,胳膊窝离身体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身体微转后,用双脚制动,用手掌带动脚拍前旋, 用两成力“蹭”住来球,就是弧圈了。 作为中国人,你还不会弧圈,不如死了算了,如果死不了,找我教你。
-
本页有 3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