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换了一个9木8碳的拍子,感觉不错。打起球来脆了不少,板子硬的缘故。但就是心里没底,手里面没有形成肌肉记忆,球打出去了,效果不错,但心里是虚虚的感觉。就像刚结婚,虽然感觉不错,但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 其实防守和进攻的效果不错,但就是心里虚,不敢发力,没办法,新拍子都是这样的。选用硬一点板子,现在看来是对的。板子硬了,防弧的怪异性
-
2015 年 9 月 8 日 星期二,我参加了吉祥赛场第 39 次升降级比赛,此次比赛由于参赛人员较少,分为五个组别,即超组、 A 组、 B 组、 C 组、 D 组(与 E 组合并)。 我参加的是 A 组的比赛(有史以来的第四次),今天 A 组共 12 人。 同组的其他 11 位朋友是:宋晓实、舒乐、大侠、北骥、崔建和、郑
-
2015 年 9 月 1 日 星期二,我参加了吉祥赛场第 38 次升降级比赛,此次比赛依旧分为超级组、 ABCDE 共六个组别。我参加的是 B 组的比赛, B 组今天共有 12 人参加,同组的其他 11 位朋友分别是:龙哥(不占升降名额)、大侠、林风、江洪、吕如来、长胶李、张新利、 UPA 、小空白、久妹、马金山。其中我和
-
参加了今天的涵玉公开组的比赛,获益匪浅。 与1700以上的选手过招,感觉真的是不同。他们可以在任何的时候给你致命一击,防不胜防!在他们那里没有难打的球,都可以很轻松的处理。 感触最深的就是防弧胶什么的真的不是事!从这里我开始反思防弧胶到底是什么。它与反胶、生胶、正胶、长胶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优
-
我发现一个规律,如果我和1650左右的打球,接发的质量即使一般也是没事,可变主动或者得分。但如果遇到1700以上的对手就麻烦,他们一般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出台就拉,不管你是防弧还是反胶,这样我就只能被动地防守了。 所以遇到1700以上的必须打出最高的接发质量,否则就只能等着对手拉死你。乒乓球的死穴,接发,全神贯注一点都不能马虎。
-
防弧打了很长时间了,取得了很大进步,反手弹击,正手攻球,都可以有一定的成功率了,但还是会遇到问题。当遇到有人适应了你的防弧怎么办? 解决方式还是要加强质量,每个球的力量要加强,如何加强力量,脚步要跟的上,到了位置就可以发力进攻,否则发不出力量,而且容易失误。 防弧的潜力是很大的,防弧最佳方式就是疯狂的进攻,虽然防弧给人的
-
2015 年 8 月 18 日 星期二,我参加了吉祥赛场第 37 次升降级比赛。这是我时隔一个半月后(自 6 月 23 日后,连续六次升降级比赛未参加),再次回到吉祥赛场。此前,由于比赛时间和工作时间的冲突,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了其中的六次比赛,但吉祥赛场对我的吸引力,不会因为这短暂的“离别”而有所减弱,相反,“离别”的时间
-
以前接发球一塌糊涂,现在有了预案,好像好多了。接球时盯着对方,首先预判对方要发长上旋球,没发的话就要准备接短球了,一般是下旋或者不转球,偶尔上旋球。有了这套预案,接发球终于靠点谱了。 尝到甜头的我准备把这套方式移到发球抢攻和相持上。我现在相持上存在的一个防弧打到底的现象,遇到不怕防弧的人就吃亏了。我准备制定一个新
-
这次公开赛进决赛,马龙碰上了日本选手。在最后第7局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好像是3:7,场面上也是处处被动,远台拉球,近台小球,全面下风。 奇迹发生了,马龙最后连得7分取胜,日本一分未得。看过比赛的都能看得出来,日本这个选手绝对不是实力不济,马龙绝对是凭着自己过硬的心理取得了胜利。当然技术也是基础,最后马龙打开了反手的进攻,但这
-
正手防弧攻球提高的比较大,这是毋庸置疑,但是还有一个最高峰需要攀登,这就是暴打强下旋球。最近和几位球友打球,出现了相持,对方采用加转搓球,看我有没有勇气采用攻球的方式,结果为了稳妥,我采取了推挡或者轻挑的方式处理。事后感觉,这种方式甚为不妥,如果碰上高手,根据我比较没有威胁的回球,早就拉球进攻了,我就被动了。 我必须好好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