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老朋友乒乓球俱乐部2012第一届大型团体公开赛 http://116.255.247.74/home/space.php?do=event&id=680
-
不打球不行,打多了也不行,身体需要调养,要劳逸结合。
-
“舍得”一词,人们常说,可是真正做到的人却太少了,由于不肯“舍”,也就难于“得”。就说开球网上发金币吧,不肯发金币给别人的人,心里就不肯舍,一毛不拔,他以为别人也和他一样抠门,自然也不会去想着别人是不是会天天发金币,心里就没有捡别人金币的概念,所以他就不会得到别人放到网上的金币。道理和逻辑是,他没想过舍,
-
击球的五个环节:(今天讲两个环节) 五个击球环节按顺序为;判断、位置、时间、距离和调节,它们将贯穿于击球动作的始终,对于击球动作的协调性、合理性、准确性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每名运动员的握板、习惯、手型、感觉不同,故对他们的击球动作不易过于苛刻的要求千篇一律,只要他们的击球符
-
昨天与球友打球,运动量并不大。今天早上,感到局部肌肉有点发酸,与打4—5小时球的感觉相似,看来不打球每天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
对于衔接的概念,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一板球与下一板球之间的关系,它可能是同性球的连接,也可能是不同球的连接 。衔接包含的范围比较大,节奏有衔接,力量也有衔接,头一板我方发力打得很重,第二板对方回球很快,如果我仍然倾尽全力去打,球的组合可能就不太合理,不如用一板中等力量,只要出手集中,回
-
从2009年春天中国乒乓球 (微博) 的“养狼”计划提出至今,已经过去了3年。回顾过去3年世界乒坛的种种变化,“养狼计划”已经收到了一定成效,否则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中国女乒不会痛失考比伦杯,否则2012年亚锦赛中国男乒选手不会无缘男双决赛。不过,“狼”还远没有从整体上达到与中国队平起平坐的水平。
-
对讨论弧圈“打摩”问题的思考关于弧圈技术的讨论是不会停止的,因为广大球迷都钟情于弧圈技术,具有弧圈情节。弧圈作为当今乒坛的的主要技术无处不在,而高手精湛与美妙的弧圈技术总是令我们羡慕不已,比赛中弧圈的对抗精彩纷呈,叹为观止,以至使我们有了“得弧圈者得天下”的感觉。作为一个乒乓球爱好者,不去研究和学习弧圈技术那才真
-
球性、球感、球识辨析——从心理的角度谈乒乓一球性、球感、球识,是任何球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素质。所谓球性,是指对乒乓球性能的认识和熟悉程度。乒乓球性能是乒乓球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包括球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重量等物理性质,也包括球在运动中呈现出的速度、力量、旋转、落点、弧线与节奏等方面的状态。因此,也可
-
关于乒乓球的反应速度我们所说的乒乓球运动的专项速度,主要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什么叫作反应速度?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刺激发生应答性反应的快慢。快速的反应在乒乓球运动中起着决定的作用。这是因为球手每击一板球,都必须要从反应开始,反应的结果,必将导致动作的产生。练习或比赛中,球在空间运行的时间一般约为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