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看到球友关于最初接触乒乓球的话题,想起自己从小到大打球的经历,也做一个回忆小结。 我最初接触乒乓球应该是在84年小学四年级前后,那时班里几个同学喜欢打球,但学校没有条件,连球台都没有,自己也没有球拍,课间在讲台两边用黑板擦对打,几个粉笔盒码在
-
手到金币来。
-
工作太忙了,很想参加全国比赛,上次参赛还是2008年的事呢。
-
关心啊!
-
昨晚去体总观摩了鱼尾巴发球讲座,发球真好,我连续吃球。这种高水平的发球一时是学不成的,慢慢练,接发球慢慢有点适应。总是有点收获的。
-
让谁上·问答 刘国梁:如何取舍? 名单出来就知道了 南都:世乒赛是确定伦敦奥运名单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说它在决策过程中有一个分量,那么它所占比重大概是多少? 刘国梁:大概可以占一半。如果本身已经很信任的队员在世乒赛上打得好,我们当然有理由更加信任,有些在考察中的队员,打好了会放心一点,没
-
我的胶水落在永外城双鱼专卖了,谁路过那里帮我取来?海夫蓝鲸II.打比赛的时候带过来,谢谢了!有意者可以给我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
-
如题
-
“人才济济”,这是国乒面临的“甜蜜烦恼”。每一次大赛前,教练组都要面临“手心手背都是肉”的艰难抉择。特别是在“拿亚军都是失败”的巨大压力之下,参赛名单每每都要“难产”。更别说是面对奥运会这样的终极目标时,阵容的确定自然是慎之又慎。这些年,坐在男乒主帅的这个位置上,刘国梁的压力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