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俱乐部 - 中国乒乓球协会
-
题目:打乒乓球前要做哪些热身练习 打乒乓球过程中为了避免受伤,之前一般都要做一些热身练习活动。 打乒乓球时几乎全身的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 所以热身活动尽量做到全身参与。 头部: 头部尽量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伸展到最大限度后慢慢收回, 然后分别转向左右肩部至最大限度,慢慢收回。 上肢和肩部: 胳394 次阅读|没有评论
-
伦敦奥运会乒球女单决赛着实让人“又爱又恨”,比赛结束后,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指责裁判;有人指责丁宁;更有人说是外国裁判设的陷阱。本人感觉,种种指责都过于极端,这绝不能简单归咎于某一个人。丁宁的发球到底怎么啦?她的发球到底违例不违例?应该不应该判罚?本人也曾经专门发过帖子,寻求专业人士给出的答案。以下是引用
-
在辛辛那提打破14个月的冠军荒,一举拿下与阿根廷籍新教练卡洛斯合作首站的冠军,这样的成绩延续了李娜几次换帅后总能迎来新气象的一幕,看起来,若能在随后的时间中与这位一手将海宁带出7夺大满贯辉煌战绩的功勋名帅保持融洽的合作关系,我们的金花一姐迎来职业生涯的“第二春”并非不可能。 在2011年年初和托马斯结束合作376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如何解决业余球手的软肋问题经通过比赛,我也发现了一些业余球手身上的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相持能力不强,摆速技术滞后。业余球手上手后,后续动作虚脱,往往出现先上手,但缺乏强有力的跟进技术,致使本来已经主动的有利形势丧失殆尽,反而沦落为被动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是快攻技术单薄。在形成相持的时候,动作速585 次阅读|没有评论
-
给业余球迷的一点建议:先说明一下,这篇文章只适用以下人群:1.业余人士。2.球痴:每星期平均打球超过10小时,并准备一辈子打球的人。(一个大概的定义吧)3.极其希望提高技术,学习正确的发力动作,向专业打法、球技顶峰靠拢的人。分几段说吧。选拍的建议:经常泡乒乓论坛的人都知道,网上最推崇的拍子恐怕非OC不可。本人球龄12年,于一年半前直改横,
-
打球理念 业余球友乒乓球打到一定程度难以提高,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练基本攻时的大“架子”没打好,就象盖高楼:你打的是六层楼的地基,想再往上盖10层的高楼是不可能的。二是技战术方面的原因,但大家往往更热衷于练技术,很少加入战术方面的内容,或想练战术却没有好的理念。因此好多人用错误的动作练技术,用错误的理560 次阅读|没有评论
-
我觉得没有教练(高手)指导的业余球手练球,学习一项技术的关键是要打好这一技术的基础,而要打好基础的重点是要先掌控基础的关键节点,其它的让身体自由自然发挥,这样自由自然形成的动作往往是最合理也是最有效的。比如攻拉球技术的基础就是蹬转,蹬转的关键节点是身体前倾,大臂捆住,同侧脚别住,其它让身体自由自然发挥,强行强控了这几229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实战中最简单而且最实用的正手移动步法是一个单步后再加一个并步(或侧跳步)。具体的移动方法是(以右手持拍为准):右脚先向右侧移动一小步,然后两脚同时继续向右侧方向移动一步(幅度可大可小)。 要领:口诀是“上步转腰,跳跨击球”。 “上步转腰”即单步上步时将腰的右侧向后方小幅转动,右腰拧紧,重心下降并457 次阅读|没有评论
-
现在体会出来了,身体带动手臂,离球一定距离时前臂才加速挥拍。如果离球很远就开始加速,会因为击球时已经处于减速期而造成力量不足,因此肌肉一定会紧张,导致手臂失去加速度,出现强行使用很大力气匀速挥拍的情况。这样,同样的击球效果,因为没有找对加速点会浪费很多力气。这也是我或者他人练球容易累的一个原因。181 次阅读|没有评论
-
该怎么使用蹬地之力 前些日子有位博友发了一篇关于每打一个球都要切实体会引拍时蹬住地的感觉.这其实就是重心转换的开始. 这些天越来越体会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也就是见于各班主达人帖子中所说的要"踩实",真正"力从地起". 何为踩实?怎么样才是真正蹬住了地?如果真蹬住了地,蹬转之后的1111 次阅读|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