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北京四方王安俱乐部

  • 18
    传统的力量训练计划通常安排一些大运动量,间歇时间短的练习。 这些训练计划常在组合器械上采用抗阻力练习和8-12组静力性循环练习。每周练习三次,每次至少练习30分钟,受训者就能达到适度的力量并提高心血管功能。 在赛季,采用以下训练计划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运动员获得足够的力量,以便节约训练时间去进行其它的专项练习。
  • 4

    业余对阵案例分析(一)

      比赛对阵,尤其双方旗鼓相当之时,战术往往是取胜的关键。但对业余爱好者来说,战术运用却很难依专业选手的葫芦画自己的瓢,譬如绝大部分球迷不可能有马林的那板侧身全力暴冲,相关战术自然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尝试归纳出业余选手中各种较有代表性的实例,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与大家讨论乒乓球的战术问题。本文
  • 70

    通州比赛开心 享受乒乓快乐

        以前觉得通州是那么遥远而不可及的地方,如今,我居然也自己开车来到通州参加比赛了。当我驾车驶入通州地界时,从高架桥上看到了另一个新世界。天空是那么的晴朗,那么的蔚蓝,一片片白云呈鱼鳞状,是那样的醒目,那样的引入注目。公路北面几座高耸的大楼笔直地矗立,仿佛守卫的士兵,为通州站岗放哨,公路南面一片宽阔
  • 11
    一丶 判断来球       判断来球是打乒乓球首要的一个环节,它是确定移动步法和击球技术的根据。      判断来球主要包括判断来球的路线丶旋转和落点。   (一)判断来球路线的主要方法  1.从对方击球时的拍面方向来判断来球路线。一般说来,对方球拍触球时, 拍面所朝的方向,即为对方的击球路线。例如,对方在正手一
    388 次阅读|没有评论
  • 12
     当初进《乒乓世界》的时候曾经让我挑是倒腾器材还是技术方面的东西,我选了器材。读过我文章的朋友可能会有感觉,我更喜欢偏重理论。并不是自己不爱琢磨技术问题,而是器材这东西,你写深一点还有人愿意读,技术的东西写深了,纯粹就是找骂。我不是教练,球技也不高,更不会像吴敬平那样去写很多训练方法,自己只是爱琢磨,用自己学的一
  • 11
    编者按:我们曾在今年第4期杂志中刊载了题为《直板长胶倒板 业余比赛一奇葩》的文章,让大家分享了该文作者使用直板长胶倒板的亲身经验。那么,对于占更大比例的其它各种打法的球迷而言,又该如何破解直板长胶呢?最了解自己的人莫过于自己,最了解直板长胶的人也莫过于使用这种打法的人,因此我们为您请来了另一位此中高手——  &
    532 次阅读|没有评论
  • 58
    我参加开球网的比赛有两年多了,大大小小比赛参加不少了,我估算参加了大约 50 多次比赛,打了正好 400 场比赛(就是 400 个人次)。今天闲来无事想看看谁在开球网参赛最多、打的   场   数最多,因为每个人参加的次数没有总的记录(当年的有记录)但是每个人与多少人比赛有记录。我在众多的好友和球友中凭印象找了
  • 18
    分享

    中台拉球

    暗香袭人 2013-08-18 22:40
    反面中台拉球的训练,主要是解决扑正手后再回反手时站位已经在中台,对回到反手位的球有几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反手攻,这是反面没有贴海绵胶皮的运动员采用的办法。 这种手段的局限性在于当对方回球弧线低而且带有一定旋转的时候,只能由下往上兜,过去的球没有威胁,容易给对方转攻,造成下一板球的被动。另一种是反面拉球,它的好处在于能
  • 15
     随着乒乓球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乒乓球的打法向着高速度和旋转两个方向发展。一般运动员所走的道路总是在教练指导下按步就班地提高乒乓球技术水平。教练员总是力求用最高最新的技术培养人才。我是一名乒乓球的业余爱好者,我有个特长就是喜欢独立思考。因此像我打乒乓球走了一条曲折而又漫长的道路,很可能走进死胡同,永远也
  • 11
    接发球的判断(基础篇) 一丶球拍的动作  看清楚对方打球时球拍的动作。不要被对方向后挥拍或随球的动作搞迷糊。看触球时球拍朝侧面移动或是朝下移动,就可知道其旋转的情形。  二丶球拍的角度  球拍的角度朝上会形成下旋转,垂直会形成侧旋转球。  三丶手肘的动作  手肘朝侧面移动或是朝上移
 2656 1 ...121122123124125... 266     直接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