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俱乐部 - 北京牛街乒乓球俱乐部
-
近三周,接触了近20位新球友,长了见识,了解了差距。 差距是: 1、接发球时,盯球盯的不够,对旋转、落点的判断不够快,应对的准确率差。 2、尤其是对反手位网前的上旋球,多数错误地用了搓的应对手段,也就是基本都吃球了。 3
-
前年,母亲送我2盆花,一盆巴西木,一盆绿萝。巴西木去年修剪,本月结出花蕾,期待绽放;绿萝一直没有修剪,大部分枝条长度1.5米左右,没有盘好,很凌乱,前几日修剪过了头,过几天买点肥料,希望深秋时节,能长出摸样。 养花要及时修剪、浇水、施肥,不能放任;这和
-
所有的事儿提前都做了安排,可还是有了意外!本来要参加华鼎的群殴,却被今晚发生的交通事故不得不退赛。含恨退出,抱歉~转转!
-
今天,参加信德月赛,小组 7 人,打了 5 场(因临时有事,最后一场弃权),前 4 场 1:2 输,其特点是每场第一局赢,第二局基本相差不多,决胜局溃败,五场 2:0 赢,有以下几点可做小结: 1 、比赛时,主要发对方正手位偏中线、右侧上、下旋短球,配合反手攻,忘了发右侧上、下旋急长球; 2
-
首先,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特别是做好对手腕,肘部,肩膀,腰部,膝关节,踝关节等各个关节柔韧性的拉伸活动,并对全身各部进行预热活动。可以采取持拍做一些正反手无球摆速练习、正手的拉、打,反手的拉、撕、弹的动作练习,此做法一举两得,即得到预热的效果又练习了基本功。下肢活动可以采取原地踏步,由快到慢进行快
-
对直线球的判断有了,但快带还是做不好。 动作与来球不协调,总感觉步伐多一个动作,也有判断与反应晚了、慢了的原因。 总之快带还是做不好。 记录:还要注意快带的练习。 5
-
今天,在室外打球约2小时。 1、开始用备拍,练习时发现,正反手调过来用时,正手的稳定性、吃球时间、第二跳的加速度、旋转有都有很大的改进。 其后,与一球友比赛,换比赛的主板,发现一速快、二速没有加速度,而稳定性、旋转都不如备板的套胶配置。看来,主板
-
西木栗: 元贵兄,求教一个问题。接正手位直线奔球或直线侧上、下旋快球时,手臂到位总晚半拍,追不上球,感觉是迈步时有点儿乱,不知有何窍门? 回复: 接发球看板型,对方右手 发直线球要转腰 , 板面向直线 ,好判断,你如果
-
接发盯球盯板型时,对球的落点、旋转的判断还有比较大的差异。 长短差异造成向前与向后步伐的混乱;左右差异造成挥拍路线偏离;旋转差异造成击球应对方式的混乱。 盯球盯板型之功力确实不是一蹴而就的功
-
今天,与球友JOE练球,回去看录像,惨不忍睹,前一阶段练的东西全部回归。 反手引拍不到位,手腕内扣内屈不到位,随挥不够导致动作不和谐; 正手就更没法看了:夹臂、手腕乱动,动作不圆润,动脚找球不到位,击球时,球与身体的相对位置不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