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计划与JOE练球,尽可能挤出时间,向JOE学学球,期待愿望能实现。
-
上午九点,小组赛第二场开打,五零后大哥是本场裁判,给我们队带来好运!;)昨天说过我们准备放弃男单,我们一力拼男双保混双。果然对方一号男单率先出战。我曾跟他打过两次,第一次是去年十一月在体总月赛时碰到他陪几个人打球,跟他打了场练习赛,我输的很惨;第二次是这次比赛前在单位球室练球,跟他练了会儿基本功和发抢,感觉还有一打。他的发
-
体育有运动的美感,竞技有实用的需要,两者怎样合二为一?在我看来,对乒乓球这项富于技巧和技术的运动来说,协调就是答案:仅仅动作“顺”,欠缺杀伤力、击球质量不高,不是完整意义的协调;仅仅威胁大,命中率不高,也称不上协调。──协调性,象征着外在的观赏性达到高度统一。乒乓球是全身运动,从下往上数,踝、
-
击球的五个环节:判断、击球位置、击球时间、击球距离和调节球。这个内容我的师傅岑淮光以前讲过,《乒乓世界》也发表过,但这么多年我还是有一些新的体会。我和他讲的题目一样,但讲的东西不完全一样。这是一些打乒乓球的基础性道理,希望能够对选手潜力开发、加强理论知识有所帮助,我希望大家不要完全凭感性打球,而是用
-
一、技术动作分解 1. 准备动作: 拉球之前,站位一定要合理。一般来说,站位距球台边缘1.5米左右。左脚前,右脚后,两脚间距略比肩宽,右脚尖于左脚脚窝的位置平齐,以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两腿弯曲,含胸,重心放低,身体与球台边缘的夹角大概为45度左右。 2. 拉球:
-
回龙观四月积分赛共三十多人参加,小组循环赛我这组共5人,以三局两胜循环赛进行比赛,并取前两名进入下轮单淘的规则展开了比赛。那天成绩如下:首场对滕奎老先生,以0:2败退,第二场面对韩巍阿姨,2:1险胜;第三场对刘晓京先生,以2:1险胜;第四场对淡然大哥,以2:0侥幸取胜。最终,以小组第一名资格在8
-
1.0 刚开始打乒乓球,能够打到球。(喜爱观看乒乓球比赛,但拿着球拍对着墙踮球不能超过二十下) 1.5 需要打球经验,有明显的击球弱点,能接发和平球,偶尔能打一些有力量、速度的球。(入门级乒乓球爱好者,除了不高不低的推挡,对乒乓球各类球拍的性能、旋转、甚至规则都知之较少,一般该类爱好者均没有自己的专用球拍,误认为每只球拍
-
走出误区——谈技术的转型与变革我们在谈技术问题的时候,眼光不能局限于技术本身,而要用宏观的思维来审视技术中的所有现象,从技术到技术,议论往往是不会有结果的。比如,研究弧圈动作,大家喜欢把王励勤、波尔拿出来进行比较,我想,你会越比越糊涂。最后都是一句话:存在就是合理。不管你在比较中是不是得出了结论,我看,至少最后的结论是很
-
谈移动练习基本技术练习往往是在定位的情况下进行的,当基本技术练习到一定程度后,也就是基本熟练后,就要开始向移动练习过渡。基本技术的定位练习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动力定型,一旦基本成型,就完成了这一阶段的练习任务,更重要的是在移动中去进一步使已经掌握的基本技术得到巩固和提高,移动的练习是形成有效技术的主要步骤
-
谈反手拉、打时超越器械的动作身体超越器械是田径运动中任何投掷运动的一条规律,主要目的是加大动作半径,增大器材出手时的速度。乒乓球运动中,超越器械的动作在反手发力拉、打时同样存在。为什么在反手拉、打中存在而没有涉及到正手的拉、打呢?因为正手引拍的动作半径已经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动员身体各个部分参与击球的基本要求,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