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俱乐部 - 乒乓新势力崛起
-
不知从何时起我已经失去报名B组的权利还是自己刻意打磨更换底板后增加输球后的思考,不管怎么样吧,反正现在输球已经成为常态,忘记了是哪位大师和我说过,当你输球输得麻木的时候。。。。。。 周六下午三点参加了安贞A组比赛,抽签在A1组,我们组9人8场比赛,5胜3负小组第三未能出线,输得三场里
-
本帖最后由 安居乐业 于 2010-12-20 13:59 编辑 第四届 中国 移动杯老年兵乓球挑战赛与2010年12月18日在 北京 2中拉开序幕,19日闭幕。 安居在19日上午赶到 比赛 现场,目睹了一幕幕激烈较量的场面,并拍摄到前八名选手奋力拼搏的雄姿,现整理完毕贴出,与大家分享。
-
前两天在 俱乐部 打球,见到一位来自广州的周姓 乒乓 高手 ,50岁出点儿头, 直板 ,正反反长,倒板打法, 发球 抢攻,犀利、凶悍,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的抢攻一般采用(庄式) 反手 暴打。 其发力集中,比一般人的正手击打都凶猛。俱乐部里所有跟他交过手的 球友 ,包括2400多分的好几个人,一律败在他的拍下。 有一个2900分的,曾
-
纯oc价格280元,到今天差不多估计正好一年 优点1:板子轻 优点2:价格便宜 优点3:主动发力,拉球稳定,旋转好(得把板面的每个区间研究的差不多) 缺点1:顶重板不行,容易击透,回球无力,太慢 缺点2:靠近拍柄的位置空洞 缺点3:板面太大 这一年,我的底板算是上了一个档次,水平也上了一个档次,积分也涨了100分,13年用的是大维的底板。 目前打算换
-
天弓 3 套胶试打评测 2014 年 8 月 19 日上午参加了北京业余乒乓球界著名的青云赛场的升降级比赛,这是第三次参加 B 组的比赛,由于组织者为了增加各级别间的互动交流,增加了升降级名额,有了升入 A 组的机会;同时吉祥大姐给了一块天弓 3 的试打胶皮;双重收获非常高兴。 评测外观:4396 次阅读|没有评论
-
这两天登录开球网,提醒霎多,刚发的一篇日志,回复很爆料,乐中带了一丝思考!!! 先分享一下昨晚打球的总结:乒乓球太“恶心了”(少数人懂了就行)嘎嘎 回正题:想法设法,让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最大 不要在憋屈的路上被对手手刃,嘎嘎 平时增加厚度(多装水),比赛发挥最长的那个点
-
习影二周年回顾(2011年4月4日 写于上海)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去年曾经写过《习影1周年回顾》,一眨眼的功夫,又过了一年! 这一年,走南摄北,应该说又有了新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 通过阅读一些专业摄影书籍,如:从理论上对摄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书名) 二, 通过PS,后期处理照片的
-
去年的昨天(2010年4月3日)我购买了单反相机佳能5D2,从此上了贼船。 我习影,由2个因素促成。 其一,2010年春节期间到南欧旅游,发表的日记中配有用卡片机拍的照片,许多网友话里话外表示:文字尚可,照片难于恭维。 有些网友恨铁不成钢,把一些照片做了后期处理,再发上来,指导我应该如何处理照片。但是,卡片机所拍的照片,后期调整的空
-
北京 市第六届“ 闽龙 杯” 乒乓球 大赛揭幕战暨北京市首届中老年 乒乓 球友 联谊月赛于2011年3月19日完美谢幕。 本届 比赛 报名 人数超过200人。分别来自北京市的四面八方。整个赛会洋溢着欢声笑语,正像徐老所说:是一个“有健康、有 快乐 、有联谊的球友盛会”。 比赛共分3个年龄组,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经过
-
比赛中的心态: 1,慌里慌张 2,非常着急 3,急于得分 4,没有任何节奏 5,一有机会,就发死力 如何改变 1,擦擦汗 2,喝喝水 3,不急不躁 4,每一个球,认真想1秒钟 5,控制自己的节奏 6,想好5板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