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俱乐部 - 乒乓新势力崛起
-
传统的力量训练计划通常安排一些大运动量,间歇时间短的练习。 这些训练计划常在组合器械上采用抗阻力练习和8-12组静力性循环练习。每周练习三次,每次至少练习30分钟,受训者就能达到适度的力量并提高心血管功能。 在赛季,采用以下训练计划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运动员获得足够的力量,以便节约训练时间去进行其它的专项练习。
-
比赛对阵,尤其双方旗鼓相当之时,战术往往是取胜的关键。但对业余爱好者来说,战术运用却很难依专业选手的葫芦画自己的瓢,譬如绝大部分球迷不可能有马林的那板侧身全力暴冲,相关战术自然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尝试归纳出业余选手中各种较有代表性的实例,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与大家讨论乒乓球的战术问题。本文
-
凌晨三点多起夜,发现窗外景色宛如油画,于是拿来相机,可惜三脚架快装板装在了5D3上,而5D3放在了办公室, 只得将其浮放在云台上,半手持拍摄,怕因抖动造成画面模糊,所以大胆滴做了如下设置尝试: 1/4 秒; f/2.8; ISO 2500 后期利用PS的油画功能,略加美化,效果并不理想,不知道别人都是用什么软件调成油画的,哪位知道,请给介绍介绍。 &n
-
一丶 判断来球 判断来球是打乒乓球首要的一个环节,它是确定移动步法和击球技术的根据。 判断来球主要包括判断来球的路线丶旋转和落点。 (一)判断来球路线的主要方法 1.从对方击球时的拍面方向来判断来球路线。一般说来,对方球拍触球时, 拍面所朝的方向,即为对方的击球路线。例如,对方在正手一368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当初进《乒乓世界》的时候曾经让我挑是倒腾器材还是技术方面的东西,我选了器材。读过我文章的朋友可能会有感觉,我更喜欢偏重理论。并不是自己不爱琢磨技术问题,而是器材这东西,你写深一点还有人愿意读,技术的东西写深了,纯粹就是找骂。我不是教练,球技也不高,更不会像吴敬平那样去写很多训练方法,自己只是爱琢磨,用自己学的一
-
编者按:我们曾在今年第4期杂志中刊载了题为《直板长胶倒板 业余比赛一奇葩》的文章,让大家分享了该文作者使用直板长胶倒板的亲身经验。那么,对于占更大比例的其它各种打法的球迷而言,又该如何破解直板长胶呢?最了解自己的人莫过于自己,最了解直板长胶的人也莫过于使用这种打法的人,因此我们为您请来了另一位此中高手—— &502 次阅读|没有评论
-
2013年8月18日0900在通州区体育馆参加了中意爱车杯的比赛。64个组将近200选手参赛,估计是免费的送300元大礼包所以人很多。老套路小组第一出线。64进32对手弃权,32进16梦游般输了。终于想通了一个问题:单面反胶的弧旋球是否有出路?回家后撕掉了用了30年的反胶,贴上TSP,打起左推右攻的古典式打法,面对所有的反胶弧旋球选手是否能突
-
2013年8月17日下午1330在华鼎第一次参加了这项赛事。小组第二出线后再次遭遇交叉小组第一(又是长胶)32进16就输掉了比赛。在17-32区域一上来碰到积分1950的美好人生又输了。终于在25-32区域找到了感觉连赢三场最终获得第25名。再创历史最差战绩。此站比赛5胜3负。
-
反面中台拉球的训练,主要是解决扑正手后再回反手时站位已经在中台,对回到反手位的球有几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反手攻,这是反面没有贴海绵胶皮的运动员采用的办法。 这种手段的局限性在于当对方回球弧线低而且带有一定旋转的时候,只能由下往上兜,过去的球没有威胁,容易给对方转攻,造成下一板球的被动。另一种是反面拉球,它的好处在于能
-
随着乒乓球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乒乓球的打法向着高速度和旋转两个方向发展。一般运动员所走的道路总是在教练指导下按步就班地提高乒乓球技术水平。教练员总是力求用最高最新的技术培养人才。我是一名乒乓球的业余爱好者,我有个特长就是喜欢独立思考。因此像我打乒乓球走了一条曲折而又漫长的道路,很可能走进死胡同,永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