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度是刮的精髓,速度出不来只能理解为撩了。 记住: 1)抬起球 2)立即用手腕的转动压住过网弧线。 3)小臂和手腕同时发力向前打出,并迅速制动。
-
1)撩基本上手腕是固定的,而刮的时候手腕上的动作是明显的。 2)撩的击球点低于刮,刮通常在高点击球。 3)撩是一个抬——送的过程,而刮则应该是一抬二压三送。最后送的时候前臂的发力很短促,有力,因此球速要比撩快得多。其实这个送理解为快速撞击更准确,而撩不是这样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撩比刮要容易掌握得多。 4)起下旋的时候
-
拍子是横着的。 一抬二压三送,第二步要用到手腕,第三步主要靠的是小臂。正手刮自然是向左前方,但需要强调一下的是,球发力送出后必须有一个明显的制动!!!这样才能打出较快的速度。 刮的技术特征就是短促、快速+制动,这也与庄则栋所提倡的“加速制动”的原理相吻合。
-
撩与撩打是两个概念,都是对付下旋来球的技术。前者的击球点略低一些,但速度大大慢于后者。既然是长胶对付下旋来球的技术,回球的旋转自然是逆旋转。但正手撩打(可理解为刮)由于过网弧度低,速度快,对方如不架一下有时会下网,而撩起的球由于过网弧度高一点,对方无需架起,可以直接发力冲或加力推回。 两种技术的前期板型都是略后仰
-
乒乓球是一项综合运动,集技术、智慧、心理为一体。有人说,打比赛三分靠技术、三分靠智慧、三分靠运气,这话应该有道理。一般来说,智慧是天生的,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本性或者性格,江湖中自有“字如其人,球如其人”之说,但智慧需要依靠技术和能力才能得以发挥与体现,也就是说你能想到、算到,还必须有
-
国庆节憋了两天,昨天终于有空打球了!幸运的是,祁云也去了,还遇见赵云和一个老油条(发球高手)等人、、、 因为备受折磨,有些时候真是不愿意和太高的专业选手过招,自己简直就叫不会打球,而且惨无人睹的场面经常出现,令周围球友不堪入目~~~好在人家高手也
-
拉攻战术 特点:连续运用正手快拉创造进攻机会,然后采用突击和扣杀来作为得分手段。拉攻战术是快攻打法对付削球类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 1、正手拉后扣杀 2、反手拉后扣杀 主要事项: 1、拉、扣的力量要有较大的悬殊,以使对方措手不及。 2、拉球要有线路和落点变化以调动对方,争取
-
模拟较低球攻球发力练习---做一三角支架放在球台靠近球往处,然后将球拍靠在上面(其倾斜度决定球落台的高度),用不执拍手将球抛向球拍,球反弹后落台再次从球台上弹起,引拍转腰发力攻球。反弹后的球弹起高度,与靠在三角架上的球拍的倾斜度有关,球拍直立球反弹后弹起角度低,反之则高同时与抛球角度也有一定关系。 自抛球发力练习上台率
-
众所周知,在所有运动中,乒乓球是最有技术含量、最智慧的运动!我看到,很多球技高超的老年人战胜比自己年轻很多的小玩家、、、球龄长而且老道的玩家,即便是60、70岁了,也能打败很多20、30岁的年轻人、、、 打乒乓如同看书一样,书看多了,自然就会知识
-
本页有 1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