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俱乐部 - 奇才乒乓球俱乐部
-
我是一名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我深知业余选手技术成长过程的艰辛和不易,我也是走过很多弯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因此我的这篇文字应该还是能切合业余选手的实际。这篇文字我主要谈谈转与不转发球、侧上侧下发球和直板正手反面发球。转与不转发球威力更大,也更加适合发抢,我会重点详细介绍;直板正
-
昨晚十点半,送走姐姐,躺在床上没睡着。一会,听到大楼门禁响,姐姐刚走,应该不会有人来,我一边想着,一边走到门边。突然想起是鬼节,拿下听筒放在鞋柜上,并不说话,继续回去睡觉。
-
2013年8月21日周三是新街口球馆的会员活动日。我第一次参加了训练活动,因为刚刚贴上TSP很兴奋从来没有用过正胶想看看反应。第一场对环保局马林老先生,马老的横板长胶用得真的很好。感觉还是吃力03败下阵来。第二场胡哥直板两面反胶,胡哥的打法非常有意思90%用反面胶皮拉弧旋球很少用正手拉球。在21大好形式下让胡哥连扳2局最
-
球友们看了今儿这个题目,别以为我要摘抄巍巍的名著给大家看,非也!我又不是老师,不会用那种方法去教育人或者引导人。虽然俺家老爷子和老太太都是曾经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把俺家搞的“可爱”极了,但今儿,我还是与球友们聊打球、聊爱好、聊兴趣,生活中处处都
-
四大美人终结篇—初恋的感觉难以忘怀 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到了最后一个美人登场了,它(她)是谁呢,相信通过昨天的投票,大家都已经猜到了,对,它(她)就是 OC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恋,初恋是美好的,它活在每个人的心中,别人是触及不到的,是单恋也好,是恋了又分也罢,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小燕子赵薇是很多 80
-
传统的力量训练计划通常安排一些大运动量,间歇时间短的练习。 这些训练计划常在组合器械上采用抗阻力练习和8-12组静力性循环练习。每周练习三次,每次至少练习30分钟,受训者就能达到适度的力量并提高心血管功能。 在赛季,采用以下训练计划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运动员获得足够的力量,以便节约训练时间去进行其它的专项练习。
-
比赛对阵,尤其双方旗鼓相当之时,战术往往是取胜的关键。但对业余爱好者来说,战术运用却很难依专业选手的葫芦画自己的瓢,譬如绝大部分球迷不可能有马林的那板侧身全力暴冲,相关战术自然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尝试归纳出业余选手中各种较有代表性的实例,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与大家讨论乒乓球的战术问题。本文
-
凌晨三点多起夜,发现窗外景色宛如油画,于是拿来相机,可惜三脚架快装板装在了5D3上,而5D3放在了办公室, 只得将其浮放在云台上,半手持拍摄,怕因抖动造成画面模糊,所以大胆滴做了如下设置尝试: 1/4 秒; f/2.8; ISO 2500 后期利用PS的油画功能,略加美化,效果并不理想,不知道别人都是用什么软件调成油画的,哪位知道,请给介绍介绍。 &n
-
一丶 判断来球 判断来球是打乒乓球首要的一个环节,它是确定移动步法和击球技术的根据。 判断来球主要包括判断来球的路线丶旋转和落点。 (一)判断来球路线的主要方法 1.从对方击球时的拍面方向来判断来球路线。一般说来,对方球拍触球时, 拍面所朝的方向,即为对方的击球路线。例如,对方在正手一387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当初进《乒乓世界》的时候曾经让我挑是倒腾器材还是技术方面的东西,我选了器材。读过我文章的朋友可能会有感觉,我更喜欢偏重理论。并不是自己不爱琢磨技术问题,而是器材这东西,你写深一点还有人愿意读,技术的东西写深了,纯粹就是找骂。我不是教练,球技也不高,更不会像吴敬平那样去写很多训练方法,自己只是爱琢磨,用自己学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