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岳母,50多岁,原来单面直板全台推挡,偶尔攻球,靠速度和落点得分。纯粹的野路子,毫无技术性和观赏性可言,纯靠熟练。半年前,得一教练指导,开始练拉球,反手也开始练横打。于是,她反面撕掉点缀的单胶皮,换上了反胶,活生生把一个单反的三碳皇弄成双反,居然不嫌重。就这么练了半年,偶尔电话中聊起,说她练得不错,已经完全不推挡了,我一直将信将疑。
-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打熟练了的,就是适合自己的,坚持打下去的,就会打熟练。 所以,专心在现在的器材基础上,把它的性能发挥到极致吧。
-
上午学习了戴临中老师的三篇文章,“纠正习惯性撇拉”、“谈预动问题”和“谈心理暗示”。 我的正手攻球有个习惯性撇拉的毛病,看了戴老师的文章茅塞顿开。 关于
-
男团甲组(14-15岁) 1、海淀(王浩天、高百祎、吴迪) 2、西城1(张凯波、万宝满、张笑然) 3、东城1(宋诗宇、杨晨、韩硕) 女团甲组(14-15岁) 1、海淀(刘梦、曹紫涵、崔羽涵) 2、西城1(侯宇飞、赵彬羽、冯璐) 男团乙组(12-13岁) 1、东城2(孟凡、孙昊、邵博文) 2、西城1(王昊辰、郑博锐、王焱锌)
-
华鼎的场地真的空间很开阔,挑高可以畅快地发高抛球。但是对于我来说真的没用,因为我抛球超不过1米。开着空调我丝毫感觉不到凉快,可能是紧张的缘故吧。其实以前我一直是不怕热的,最喜欢的事是三伏天裹着大棉被在没有开窗和没有空调的屋子里关上门睡午觉了。对我来说场地越小越好,这样好捡球,因为我比较懒,这样连续练球10个小时点都
-
场内因素不多说了,技术贴有的是讨论的,无非是自己做的够不够好而已。 场外因素就多了,我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水平,无非就是场外因素和场内综合的结果。 昨天晚上约了教练,大赛之前练练手感,教练一直搓啊,摆短啊,劈长啊,让我上手啊,找这样的感觉,我的摆短一直是弱项,总是抬和托,没有点,还有手腕不够柔和,很僵硬。摆
-
我也是新加入到这个社交网络的,有的东西还弄不太清楚,请各位大侠指点指点。
-
昨晚进行了反手调教,主要内容是这个,穿插着复习正手拉打结合内容,以及部分发抢练习。 反手类似发扑克牌的动作, 注意板型。 我以前的动作夹肘太厉害,现在稍微放了放,这也大概是放松的动作吧,显得自然了一些,当然正手拉打也是夹肘厉害,放松了之后效果好了点,尤其是半高和上旋球的打,一定要放肘,否则就会摩擦拉出去。击球动
-
1.正手改动作之后成功率下降,以至于有些球没有信心打出来,需要再打磨一些。 主要是打上旋的成功率下降,教练指导让手肘稍微打开一些,拉下旋打上旋经过一盆球已经可以,其实还是心理问题,碰到任何人都要敢于亮剑,打出自己的风格和水平,尽管自己野路子出身,一时半会儿打前点和暴冲做不到,原有的动作威胁不大,但是固有的
-
本页有 1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