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与球友练球后,球友与教练学球,自己在旁边的球台上,练习发球、搓球,摸索发力与摩擦。 正手发球无论挥拍轨迹如何变化,触球瞬间的力量是沿着一条直线合成并形成合力效果最好,由此引申: 反手搓球的
-
消失很久的老朋友,你在哪???
-
昨天,参加清爽球友群活动,或许是因为本周第一次打球,比赛开始阶段,找不到节奏,特别是反手对不上点,正手攻防都没有球,场场球打的被动、艰难,主动进攻意识发动不起来; 到后半段,突然位置判断、步伐、手感都好起来,即使对前面比赛不适应的球友也如此,奇怪?问
-
蝴蝶原装TPA907(网上没有展品)与顶级爱世克斯TPA329比较: 1、价格相近; 2、抓地性:不分仲伯; 3、重量907更轻; 4、舒适性:907柔和,鞋底厚度更低、更不容易侧翻、更舒适; 5、跟脚性:不分仲伯; 7、防震性:不分仲伯; 8、因329是新鞋,昨天第一次穿,过一段时间在做比较会更合理,会进一步通告给球友,供大家参考。 大
-
今天下午,参加安贞 3300 双人团体。遇到球友:赵云、清爽、省油灯、宋晓实、石头锅、老于、爆冲、吉祥如意大姐、五零后、孔毅、 MNZ 、王革、罗守山、踏歌、冲拉者、灰太狼、白苍狼、三鞭子、搓圆太阳、老阎等球友。与球友:赵峰、尘缘如梦,万里、叶子,北京水
-
今天上午,与球友疾风老师等练球,十分感谢疾风老师的邀请。 下午,与球友柏树练球,柏树老师帮助我找到2个重要的技术缺陷(正手、反手各一个),这2个问题是发生一系列问题的根源(经过录像分析和现场体验)。 &nbs
-
受球友文子启发,动作变形是处于步伐不到位的状态下。 而步伐不到位,是由于对于来去选择的处理技术选择不当,应该选择过渡球,而不是勉强侧身强攻; 其次,动作定型有一定影响。在打球时,要注意引拍的起点位置
-
今天练球,练一段回放一段,不断纠正。回到家后,在电脑上仔细看,出现过的问题: 一、正手 1、正手开始练时,上身比较直,其后改进;喂球,下旋球混合上旋球时,引拍位置偏低,低于球台,比赛时,衔接后一板上旋球,引拍位置没有调整(即使拉一般的下旋球,应该尽量养成引拍高一些,挥臂角度平一些,这是今后要加
-
最近,观摩球友的动作,发现正手快收小臂用二头肌,速度快、更容易与全身动作协调,容易形成鞭打;而如果在最后一瞬间要兜球,用到耾三头肌(外侧头)收臂则更有力。 看来,击球的发力和快挥小臂发力的肌肉部位是不一样的。此认识是否正确??? &nb
-
昨天,到安贞阳光乒乓俱乐部(带着相机),清爽俱乐部比赛已接近尾声,遇到很多球友。 一、 张国成 老师指点 张国成 老师一边比赛,一边给我指导、讲解我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如何去纠正: 1、 反手拨球 1) 、身体站的斜对左侧球台,小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