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才能找到“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觉? 对于业余球友来说不太容易理解,那么我现在尝试着看能不能说清楚。 我们以马琳为标本来举例,可能很多球友也象我一样瞪大眼睛想找到马琳暴冲的秘籍。好,现在我就道出这个秘籍.当然是自己的体会!呵呵:) 秘籍一:‘球感“(吃球瞬间的手感)来
-
一、正手拉加转弧圈球 (一)特点和作用 加转弧圈球稳健性好,强烈的上旋有助于制造更好的弧线,在来球下旋力很强、很低,或位置不合适时,用加转弧圈可比较容易地将球拉过去,比较保险。加转弧圈球还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在对方不适应强烈上旋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常会接出高球,甚至直接失误。另外,由于上旋弧圈速
-
个人的一些见解: 在动作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前提下,一般不支持业余选手对自身动作进行大的改动。 这里涉及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机能。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机能、技术强度和调节以及理解贯通机能,甚至于包括天赋。 这个机能,是要靠从小协调性长期训练,有相当训练时间保障,有极高的训练强度作保障的,然这显然不是业
-
第一次从电视上看到了好帅的抖动式发球, 真的好帅~~~~ 于是,我放弃了自己习惯了3年多的发球方式(其实没啥威力 ), 开始了新的尝试.无数次的观摩(当然还是有数的) ~~~~自己一个人在单位办公桌上不断的模仿~~~,脑子在做梦的时候时常闪现的发球
-
搓下旋球,越来越被很多业余选手认为是被动、过时的技术,实际上正是在业余选手的比赛中,搓下旋球技术往往成为决胜的重要因素。尽管在专业比赛中,这项技术并不是得分的主要手段,我们还是经常在电视中看见应用这项技术的变化得分的场面。 以下主要是对于业余选手所谈看法: 直板制胜的第一要素:要能搓出强烈旋转
-
在斯韦斯林杯团体赛中 "两强带一弱"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未必好打。首先,决定放弃三力,是对三力运动员的不尊重。其次,如果所有的队伍都由两强一弱组成,缺少了三力的队伍您有把握打出好成绩吗?
-
今天,北京广播电视台第一届职工乒乓球比赛在体育总局乒乓球馆胜利闭幕,共有80多人参加了男子单打的角逐。应裁判长叶小平老师的邀请,我参与了裁判工作。令人十分欣慰的是:咱们的球友 王革 先生一路过关斩将,一举夺得男子单打冠军!独得价值7000元的奖品。
-
Top1 醉爱乒乓 华鼎双人团体赛再获名次 207次阅读 Top2 chic
-
该文的提法比较新鲜,属于抛砖,不敢说观点都是正确的。准备多在几个网站里发贴,共同讨论,欢迎指正。即便如此,精英仍是第一家。另外我的QQ对设置为好友没有限制,望大家不要误解了。还有,《业余选手步法50天速成》的下篇,由于对交叉步有了新的认识,准备推迟发表,故要等到下星期去了。但是我保证下星期一定完成,望斑竹和网友原谅。 &nb
-
重要补充,打球时膝盖要弯曲,便于大腿发力。上一篇文章没有强调这一点,实际上本人也没做好。请大家重视这个问题。 老球痞对步法总是嗤之以鼻,主要是他们没遇到落点控制好,出手突然性强的对手。对于个子不高以及直板单面攻的选手来说,步法显得尤其重要。未掌握上一篇介绍的技法的请勿急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