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快速、旋转、难防出名的弧旋球,可谓乒乓球中的“万王之王”, 业余爱好者对弧旋球往往只能望球欣慰——自己拉不出、别人拉来的又防不住。其实防弧旋球要掌握一定方法和技巧,如果只用手臂打球,那就会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懵掉。 弧旋球大致可分三种:1、前冲;2、加转;3、侧拐。不好说哪
-
原来我一直以为能拉前冲弧圈是一绝招,练了一段,感觉如下: 1、动作较大,来球太快便难以做完动作。 2、可能是个人原因,只能在球下降期拉球,才感到充分磨擦,给对手充分防守时间。 3、对手推挡强时,自已常常处于被动,因为自已动作大而对手动作小。 以上观点可能
-
13日,中国乒乓球队将公布奥运阵容。围绕着中国女乒奥运人选的种种猜测和是非,正在成都考察国乒备战基地的中国乒乓球队领队黄飚接受了成都晚报记者专访。他在点评国乒奥运选拔标准的同时,也对近来重新被引爆的“让球事件”作了表态,坦言过去国乒确有“让球传统”,随即承诺今后不再出现此类风波。
-
北京时间5月4日消息,国际乒联今天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与上一期相比这期排名变化不大,马龙和丁宁依然位居男女榜首,男单前10位没有任何变化。 这个月基本没有国际比赛,智利公开赛等低级别赛事也未能吸引到高手参加,所以高排名选手的排名与4月相比变化不大。男单方面马龙以2975分高居第一,领先第二名的张继科52
-
从我立志改正拉前冲弧圈球成侧拐这个现象起,差不多已历时半个月。经过各位热心朋友的指点,加上本人这段时间的琢磨尝试,现在已经基本上改正了这个现象,虽然改得还不是很彻底,但在此把自己的一点心得与各位分享一下,说不上指点,只是个人的一点体会,与各位商榷。 要改正拉前冲弧圈球成侧拐这个现象,本人结合各位的意见,做了如下
-
如何才能找到“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觉? 对于业余球友来说不太容易理解,那么我现在尝试着看能不能说清楚。 我们以马琳为标本来举例,可能很多球友也象我一样瞪大眼睛想找到马琳暴冲的秘籍。好,现在我就道出这个秘籍.当然是自己的体会!呵呵:) 秘籍一:‘球感“(吃球瞬间的手感)来
-
一、正手拉加转弧圈球 (一)特点和作用 加转弧圈球稳健性好,强烈的上旋有助于制造更好的弧线,在来球下旋力很强、很低,或位置不合适时,用加转弧圈可比较容易地将球拉过去,比较保险。加转弧圈球还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在对方不适应强烈上旋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常会接出高球,甚至直接失误。另外,由于上旋弧圈速
-
1988年8月6日,上海《解放日报》体育版刊登驻京记者陆黛写的一组消息:何智丽落选汉城奥运会,第一次揭开中国乒乓球 (微博) 让球机密,从此,中国体育报道走向纵深化。 如今的陆黛,已是上海东方网采编中心总监,提及当年的报道,她说也是妙手偶得——上海体委官员去北京探班,拜访袁伟民、李富荣,她跟着一
-
个人的一些见解: 在动作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前提下,一般不支持业余选手对自身动作进行大的改动。 这里涉及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机能。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机能、技术强度和调节以及理解贯通机能,甚至于包括天赋。 这个机能,是要靠从小协调性长期训练,有相当训练时间保障,有极高的训练强度作保障的,然这显然不是业
-
第一次从电视上看到了好帅的抖动式发球, 真的好帅~~~~ 于是,我放弃了自己习惯了3年多的发球方式(其实没啥威力 ), 开始了新的尝试.无数次的观摩(当然还是有数的) ~~~~自己一个人在单位办公桌上不断的模仿~~~,脑子在做梦的时候时常闪现的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