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吉祥赛场砂板乒乓球俱乐部

  • 6
    分享

    打球体会7

    牧羊人 2012-03-07 08:51
    1、打C组比赛时遇到一位生胶选手,接发球要把球回的低平,要给球泄力并保持较快的球速,效果比较好,硬碰硬不一定能赢。 2、球拍不要太重,这样便于早出手,可以提高回球速度; 3、拉手大,发大力,如果给对方明显的预判,不一定赢球;要突出练习打出冷板,要注意球的可控性,以减少失误。
    234 次阅读|没有评论
  • 3
    分享

    打球体会6

    牧羊人 2012-03-06 22:52
    一、我的反手拉球、攻球的技术动作有问题,表现在:攻球发力时间过早,应该迎住球再发力,一方面球的稳定性好,另一方面,球有突然性; 二、板形的预备姿势有问题:表现在:搓球要转变攻球时,拔不出手,不同技术动作不能自由转换,读了高手蒋有才关于接发球的文章深受启发,以后在打球时,努力去实践。 三、似乎应该:攻球与拉球技术动作成一个体
  • 5
    分享

    打球体会5

    牧羊人 2012-03-06 22:08
    3月4日打淘汰赛时的经历: 1、看到比赛的球台比较旧,心里感觉不舒服,一分心马上输了一局; 2、有两场球打到决胜局,都以10:6领先,稍一放松,让球友追成10:10,好在两次10平后,连拿2分,赢得比赛; 3、打比赛第二次遇到长胶,输到5:0时,还没有找处理接球的感觉,所以放弃第一局的比分,用各种办法去试,找球友的短板,输到9:0时,似乎有点办法了,最后侥
  • 18
    分享

    打球体会4

    牧羊人 2012-03-04 21:47
    1、今天参加喜洋洋比赛,第二次在比赛中遇到长胶,第一局让对手打了一个9:0,在第5局—决胜局侥幸赢了两分,赢的局都是2—3分,输的局都在7分以上,看来以后还要与长胶、生胶多打打。 2、我是直排改横排,打球老想侧身,习惯性反手用的少,今天打了11场比赛,打到后面累了,正手球质量明显下降,以后要加强反手的练习和实战应用。 3、我观察高
  • 14
    在比赛时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参赛者都希望比赛进行得顺畅。与比赛人数和赛况比起来,球台的合理使用安排是最大的可调控的资源了。 绝大多数球友都不会容忍在人满为患的赛场里有一张球台冷清下来,有新结识的球友要交流球技,有的怕长时间的等待身体凉下来,有的担心小组出不了线,长途奔波却打得不过瘾...... 总之,不会有一张球台
  • 6
    网上报名参赛,显示已报名。现场查不到,看来下次报名要临近比赛。 陪球友练了练了一会球,观摩比赛到7点多,还是有收获的。
  • 8
    分享

    打球体会3

    牧羊人 2012-02-14 13:59
    1、打球的站位,往往容易站的近,要比习惯站位向后退20CM,接球就比较从容,技术动作有完成的时间和空间; 2、参加了两次比赛,找到了问题和差距,以前常看国家对比赛录像,受其影响,发力过大,本来基础就差,脚不到位,球的稳定性不好,失误多。      通过现场看高手比赛,他们的发力一般在80%,甚至还低,主要在于控制击球的
  • 4
    分享

    打球体会2

    牧羊人 2012-02-13 15:23
    对球板套胶的认识 1、球板不要太硬,尽量选用攻访平衡的球板。我用过的球板都比较硬:用过蝴蝶盖尔盖伊的3+2碳板,斯帝卡黑檀7、CC7等; 2、我感觉好的球板,击球时,能感到板的颤动,当发80%的力量时控球要比较好,发100%力时,板不空;配上套胶后,要能有一定的吃球感觉,接对方的大力前冲弧圈球时,将球板立放,球碰球板后会自然反弹上台离端
  • 21
    近两天练球体会: 1、还原不仅仅是指手臂,更重要的是身体重心的还原和脚步的还原。 2、矛盾统一体:只有身体放松,手臂放松,才能实现“鞭打”效果,才能力传板头。手臂紧张最多是抡棍子。 3、发力的关键点不在动作大,而在于瞬间的加速和身体手臂的迎前。  
  • 11
    分享

    打球体会1

    牧羊人 2012-02-12 19:52
    1、搓球      搓球是最基本的技术,根据来球调节板,搓球时要能发出力、能控制住。      当对方站位较远,搓球要泄一点力,特别是对手要进攻,喂的球短个20CM,对方攻球容易下网,同时,做好防守准备。      搓球要与其他技术组合应用,短的下旋球、不转球以拧
 1292 1 ...122123124125126... 130     直接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