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北京西三环乒乓球俱乐部

  • 17
    周日参加了北体的6月积分赛,一下午参加了1800、2000和Open组,打了12局比赛,与各路高手过招,到处跑场,忙得不亦乐乎。。。。这对于我们这些离得较远的球迷来说无异于是一顿乒乓大餐。 这次比赛是“该赢的没赢,不该赢的赢了”,虽然赚了些积分,其实还是有很多遗憾和不足的。。。总结的比赛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 1、乒乓比赛就是拼
  • 42
    现在,我一见到长胶选手就特别兴奋,哈哈。因为,我现在会打一点点长胶啦!以前,我在打长胶的时候,完全摸不清旋转变化,不是下网就是冒高球,能冒一米高的球呢!就等着挨揍呢!觉得长胶选手在我面前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格外恐怖。在最近的几个星期里,我学习了《怎样打好长胶》的相关文章,还和几个长胶高手过了过招,并虚心地请教。渐渐地,
  • 3
    分享

    侧身与减力

    大王 2011-07-04 17:34
    20110704下午2:30到5:30 注意到了侧身的运用,感觉舒服多了。 注意到了减力,轻挑球,然后再找准机会下死手。不用每板都那么狠毒。 问题是:盯球还不够,半高球,因为盯不准,急于进攻,所以击球不准确,不是打飞,就是漏球,不应该的。 应该是:盯准球,看准了后,在球停留在空中的最高点的那一间,挥拍击球。迎球击之。 不用总是匆匆忙忙
  • 2

    脚痛真是病,白白浪费了周末

    看了豹子王兄的脚痛带病参赛日记,我是十二分感动呀。   太感人了, !我7月2号还在憧憬着星期天的月赛是参加三场还是四场,晚上跟来北京的同学聚会时还说起此事,哪知道晚饭后回到家里,右小腿就开始痛(原因是在空调的饭店穿休闲短裤吹了几个钟头),揉了几分钟,就变成脚踝后脚跟筋钻心地痛,一个晚上也没有睡好。盘算着第二天
  • 2
    报国盃之前的练习球,另一个队的球友跟我模拟了一下比赛,5盘3胜。他的特点是胶皮硬,打下旋有点弹球的感觉,落球台是飘的落点,不是砸下去的,所以反应上跟进不及。   正常比赛中我肯定会以多变的发球拉开比分然后拿下,但是前天为了练习关键球的感觉,特意放了放。   第一盘我先领先的,但是过8以后的关键球太大意,没
  • 3
    双打赛其实也应该把积分引进来,这样可以让高手带着我们前进和涨球。   我的那一点体会还是在N年前参加公司内部比赛,我和搭档都不是公司里的顶尖选手,但是配在一起就能赢顶尖选手的组合,这是令人非常奇怪的事情,但是赛后复盘和总结,就让人不奇怪了。   首先,我和搭档都属于稳健型,比公司里的高手差一点的就是
  • 3
    二指神功是我自己给脸上贴金,实际上是不合理的拿拍方法。   以前自己打野球,没有经过专业指导,直改横的时候拿的又是收腰的拍子,阿一的到来才给我普及拍柄的型号问题,FX、FL还有什么来着,记不清了,欢迎补充。我那时候手小,所以拿拍的稳定性成了问题,总有拿不住的感觉,因此就把两个手指放在了反手,我所谓的二指神功!  
  • 3
    20110703下午12点到18点。 赛事组织的不错,200多人参加,但井然有序。 获U1400分组第2名。勉强合格。 接发球还存在问题。吃了不少侧上下旋球,请教之,对方还是下了不少功夫。 关于发球,还是要继续学习苦练,毕竟这是自己可以掌握主动的功夫。 正手攻球仍是不足,需要改进。  
  • 5
    以前以练球为主,今年开始学习打比赛。参加了几次积分赛,为了建立比赛信心采取的是稳健战术,发球抢搓,一搓到底。别说还真能赢。但心里别扭,练了多年的正手攻怎么一点用处都没有?后来发现进攻的机会是自己抢出来的,不是对手送给你的。所以脚下要移动得快,重心要降下来。这次参加比赛,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尽可能多地通过步法移动创造出更
  • 18
    半个月前的六月十九日晚上,我心血来潮,今年第一次去踢足球去了,活动了十来分钟,就参加由一帮年轻人组织的分组对抗赛,刚一开场就遇到对方前锋带球上来射门,我用右脚一档,球打在脚尖上,当时就感到右脚被扭了一下,剧痛难忍,我活动了几下,以为坚持一下就会好的,我从六七岁起可是一直踢足球啊,去年还踢了半年,像这样受伤可是头一回啊。我坚持
 15132 1 ...14761477147814791480... 1514     直接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