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小米乒乓球俱乐部

  • 4
    半夜3点40几分,自然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女单决赛的结果。看到李晓霞4:1获胜的大标题,心里顿时释然,为李晓霞苦尽甘来感到欣慰。 丁宁和李晓霞成功会师决赛后,我就想还是不看决赛的现场直播了 - 不忍心再看到李晓霞在决赛中失败。 从很早我就关注丁宁,很喜欢这个年轻有巨大潜力的年轻球员( 关于丁宁 5年后再回首 ),对李晓霞
  • 17
    施拉格的动作比较业余,看着很不起眼,但是他不是传统的欧洲两面弧圈打法,而是站位近台,球的节奏以及落点旋转变化很多,很容易打乱对手,特别是象王皓这 种实力型打法而且打球太老实的球员。甚至马琳这样的老油条,在04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时候,也被老老油条老瓦给拉下马。 王皓的首场比赛,在压力山大的情况下,碰到一个实力型打法,可能还
  • 14

    我的平民装备

    (本文写于 2007年9月3日,目前我又多了一块Stiga CL-CR-WRB AN横板,并没有买白钻,而且多次改横未果,现在依然是打直板YE,哈哈 ) 从02年开始正式打球, 手里也经过了不少拍子,总计13只,都是很便宜的底板。 其中: 直板6只: Palio两只, Stiga OC-CR,YE两只,狂飚皓; 横板7只(均为FL柄):银河2026,Stiga OC, Stiga TO, 银河2004, Stiga
  • 5

    从海绵印看stiga系列CR技术的作用

    (本文写于 2007年8月27日 ) 大家知道, CR是stiga的一项创新技术,球拍前端表面经过紫外光处理, 稍微硬一些,增加球速(~20%),并不失手感.另外,不拉丝 从下面这张粘在我的OC-CR上的狂三图就可以看到,经过紫外光处理的上面(图的右面)的多半部分非常干净, 而下面(图的左面部分)的小部分,则有从拍面上粘下来的木屑
  • 2
    (本文写于 2011年5月16日 ) 差不多整5年前,2006年5月27日,我观看了一场北大方正对北京队的乒超比赛,对当时未满16岁的丁宁印象深刻,写了一篇博客。没想到5年后,她真的一飞冲天,首次参加单打比赛,就获得冠军。祝贺丁宁! ~~~~~~~~~~~~~~~~~~~~~~~~~~~~~~~~~~~~~~~~~~ 不出意料 2006/5/29 11:21:25    周六的乒超比赛, 北大方正女队1:3负于张怡宁领衔的北京
  • 6
    (本文写于 2011年11月29日 ) 目前王皓最大的遗憾,就是巅峰时期没有能跨过马林这道坎。作为后来者,要达到顶峰,越过前辈是必经的一条路。张继科,马龙作为王皓的后来者,已经越过了王皓。王皓早早越过了王励勤,可是始终跨不过马林。 当然说越过,不是说有绝对优势,是指能够全面抗衡,特别是在大的和重要的比赛中。回顾王皓和马林的交手记
  • 4
    (本文写于 2011年5月16日 ) 比赛进行中,蔡猛问刘国梁,相比王皓,张继科有什么优势。刘国梁说张继科的防守比王皓要好。我并不认同这一点。我觉得张继科的优势是发球和接发球。不敢说 张继科的发球在国家队中是最好的,但是他的逆旋转发球绝对是最好的。这一点不仅在与王皓的决赛中体现出来,与王励勤的四分之一决赛也是这样,比赛中
    998 次阅读|没有评论
  • 16
    【准备为每次比赛写总结,就从上周四的" 2012年上地龙星俱乐部5月积分赛 OPEN(不限积分)组 "开始吧。】 本屌丝长期混迹在U1600的比赛中,基本没有瞻仰乒坛"高帅富"风范的机会。这次比赛不设门槛,给大家一个跟高帅富们互殴的机会,嘿嘿,爽! 小组赛跟 七星 淡然 王庆 和 蒙 分到一起。七星小马哥那是熟
  • 2

    乒乓冠军体验生活 马龙街头叫卖水蜜桃:甜阿!

    请看图,哈哈。。。 http://news.sina.com.cn/s/2011-08-22/022023027239.shtml 马龙卖桃
  • 本页有 1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
 131 1 ...1011121314     直接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