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大兴乒乓爱好者

  • 9
    给业余球迷的一点建议:先说明一下,这篇文章只适用以下人群:1.业余人士。2.球痴:每星期平均打球超过10小时,并准备一辈子打球的人。(一个大概的定义吧)3.极其希望提高技术,学习正确的发力动作,向专业打法、球技顶峰靠拢的人。分几段说吧。选拍的建议:经常泡乒乓论坛的人都知道,网上最推崇的拍子恐怕非OC不可。本人球龄12年,于一年半前直改横,
  • 3
    打球理念 业余球友乒乓球打到一定程度难以提高,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练基本攻时的大“架子”没打好,就象盖高楼:你打的是六层楼的地基,想再往上盖10层的高楼是不可能的。二是技战术方面的原因,但大家往往更热衷于练技术,很少加入战术方面的内容,或想练战术却没有好的理念。因此好多人用错误的动作练技术,用错误的理
    569 次阅读|没有评论
  • 1
    该怎么使用蹬地之力 前些日子有位博友发了一篇关于每打一个球都要切实体会引拍时蹬住地的感觉.这其实就是重心转换的开始. 这些天越来越体会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也就是见于各班主达人帖子中所说的要"踩实",真正"力从地起". 何为踩实?怎么样才是真正蹬住了地?如果真蹬住了地,蹬转之后的
    1147 次阅读|没有评论
  • 1
    不同力量之间练习的重要性 好些天没打球了,不是不想打,只是觉得最近有些累,身体累,心也累.想静一下,理一理近两个月来的一些感受体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体条件和打法特点,对身体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协调发力的同与异的思考.今天又去打了一会球,没开局,也没发大力击球,用小动作中等力量去处理陪练球友回过来的各种各样刁钻古怪的
    603 次阅读|没有评论
  • 2
    乒乓球中的步法原则 自反手技术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后(当然还没有大幅的提高),这些天的感觉真是就一个字,"爽".反手已经可以从练习中的快拨数十板,到起下旋,再到反手半高发力攻杀都有些模样,由于没有反手的负荷拖累,正手这些天又重新大放光彩,疑似比前一阶段又是一个小幅提高.正是,任何单项技术,哪怕是一点的微调都
  • 4
    练习了2小时,用练习板,后改为主板,还是主板舒服. 基功主要练习了反手,后来找到大拇指顶出去撞击合力的感觉,弧线平直. 发抢套路一个都没练好,被 牧羊人 大哥直落5局打败,他的球又涨了,他会见我站位不同给我不同的落点和线路回球. 我的衔接是弱点,打好了先上手就能赢,打不好就失误然后就输球.
  • 3
    分享

    荡秋千

    玉葫芦 2012-08-21 13:06
    在森林公园这个天然大氧吧里发现了很多小时候玩的游戏,秋千,跷跷板等等,尤其是秋千小时候常玩,既然看着了就不可能不玩,于是在别人的帮助下荡的好高啊,还嫌不过瘾,自己站在秋千上自己荡,竟然发现自己童心未泯过足了瘾。
  • 2
    分享

    跷跷板

    玉葫芦 2012-08-21 12:59
    上午童心大发,玩跷跷板,不小心掉下来了,好在没有大碍,只是腰稍微不太舒服,万幸啊,哈哈!
    204 次阅读|没有评论
  • 14
     北京时间8月20日,结束了伦敦奥运会之旅的乒乓球 (微博) 名将丁宁做客央视《面对面》,接受了专访。其间,丁宁也谈到了她在奥运会上的争议发球,下蹲砍式发球,不过她认为这是规则允许范围内的,并无任何违例。   解说:见到丁宁,是在北京体育总局的乒乓球训练馆里。伦敦奥运会结束后,虽然没有恢复训练,但是丁宁每天还会来这里
  • 9
    图中stiga乒乓球分别为52毫米 44毫米,有打过的吗?
 8994 1 ...730731732733734... 900     直接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