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赔了夫人又折兵(小小说 1300字) 证券公司的贾裘总经理上中学的时候是学校乒乓球队的主力成员,几年前重新拾起球拍,在与他同姓的手下员工老贾、小贾等人的陪练下,球技猛涨,虽说在这座中等城市的业余乒乓界算不上大腕,但其球技在50岁以上的乒乓爱好者中当属上乘,而且多少有点儿孤独求败的感觉。 这老贾,40
-
我出生在 50 年代中期,小学二年级时,文革爆发。那个时候,正经的文化课都不能正常进行,想接受乒乓球训练根本就是异想天开。还好,与同学们零零星星地打过一段“野”球。 小学六年级时,宣武区要举行小学生乒乓球比赛。首先各学校组队参加地区的比赛,然后选拔出优秀选手组成地区
-
我在青岛的一个汉族同事,娶了个回族姑娘,闲聊时,他披露了一些生活中的无奈和趣事。这个话题成为引子,我向他谈起了我小时候的家附近有一座一千多年前建造的清真寺-牛街礼拜寺,和一座于五十年代末期建在乱坟岗子上的伊斯兰教堂(俗称:大绿包)。进而又牵扯到位于伊斯兰教堂后面不远的法源寺。 我蓦然意识到,就在我呱
-
征文活动开始了一段时间,投稿似乎并不很踊跃。 是否可以考虑不局限于“讲述自己学球经历”的题材? 诸如比赛报道、获奖感言等等一切与乒乓有关的文章皆可纳入正文范畴? 平日,大家在论坛里经常看到对于参加比赛的描述文章,有的情节跌宕起伏,勾人心魄; 有的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扩展题材外延,也许
-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由于家庭原因无法持续打球,缺少练习导致水平每况愈下,从积分上反映如此,因此来开球网犹如看着巧克力不能吃,受尽折磨的心态,导致再也不活跃,当然这是其一. 其二是有些个人技术打法都公开,被高手们研究透彻,无法在比赛中出其不意,而且我本人也也不是聪明人,没有 zball 那头脑记忆力,也没法
-
告别旧我,迎接新生. 本人自从降分在1500以下,已经特别失望于双反打法,原因有二,为啥不是三?因为第三我没想好. 一,双反需要练习,大量时间的磨练基本功,一天不练就感觉比赛的时候没有自信,被长胶虐也罢了,关键是我的情况,没有方便的场地,以及陪练,又及家庭和谐的需要,所以没时间没地练我自然不会
-
出差没打球,回来正好赶上一场上地的比赛,本来想自己好多天没打球,去了也是受虐,但是架不住LD不在家,机会难得,还是去了,果然受虐,全输了. 输了正常,只是这样依然会导致吵架,跟这个没太大关系,但是毕竟输球对情绪有影响,以至于失控,所以准备再压缩时间,以后开球网也少上了,上了也不再写啥了,抽空了,没意思了,什
-
在乒乓沙漠中,我蹒跚前行. 外国人不是个,我找中国人,这几天泡在华人论坛上,终于找到了一个要陪球的,女的,左手直拍. 我,放弃了购物,急火火跑回来,接上陪球女孩儿,回到办公室,眼前的一切让我震惊! 球台没了. 一通电话,问明白了,搬家了,拿走了. 只好遗憾的
-
为了多整金币,分为上下来发日志. 出差的工作是辛苦的,只有早上早期去跑步保持身体状况,918那天决定自己单独留在办公室,不跟班车回去,参加外国同事的乒乓party,纪念国耻日. 换好衣服进了场地之后,三四个印度人,一个白人,都是成品拍在推推挡挡,全是右手打球,全是横拍. 阿一 说过,他们的球都是拿
-
本页有 1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