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看过继科、马龙、周雨、王皓的比赛,大家都对反手拧拉技术记忆深刻,盼望有一天自己也拥有一手高超的反手拧拉技术,长时间以来本人也在这条路上不停地寻觅着,从学习、到试探,从试探到运用,从小心到大胆,一路走来,尤为艰辛,现在试着谈一下自己的理解,限于技术水平,不一定完全正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反手拧拉技术特
-
一、前臂“立”一点,我认为此说不准确:拉球时,前臂与大臂打开时的夹角以120度为宜,正手攻球也就90-100度夹角;除了拉超强下旋和拉高调前臂下垂较大外,其他技术均不宜下较大的垂前臂。 二、重心流畅转换,会自然改掉好多坏习惯的;但某些高难度的球,肘的随动抬高,是由重心充分转移实现的,也是特定技术的需要; 三、如果无论打什么
-
很多人都知道:专业队员打完每一分球都有转头的习惯,转头干什么?找教练!然而,我们好多业余选手平时打球也不差,但是一到比赛时,经常越打越乱、越打越找不到兴奋点。因此,如何在比赛时保持清醒头脑,如果有效利用比赛暂停进行自我思考,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试着谈几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是注重举止有利于保
-
北京时间12月5日,火箭主场迎战湖人。在末节遭休斯敦火箭逆转,以105-107败北,火箭在末节祭出“砍霍战术”,收到奇效,最多落后17分的情况下完成逆转
-
他们不能算是全盲,黑暗的世界里偶尔可以看到一丝亮光。走过他们身边,只能在这些孩子的视网膜上留下淡淡的虚影,事物的真实模样从来不曾投射到他们的眼上。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地处汽车西站附近,有一群这样的孩子日复一日地练着盲人乒乓球。在黑暗的世界里,他们用耳朵捕捉着乒乓球的踪迹,挥舞着球拍与自己的
-
最近在水木上,大家对 神奇的 回跳下旋 发球有一些讨论。 这里我列出我的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1 回跳球威力有限,但练习这个球,的确可以体验摩擦的感觉,对于其他旋转的理解有帮助 。为什么这个球威力有限呢?(1 下旋的目的是让球下网,而这个回跳又帮助了对方把球回 过来 2 你见过多少人是靠这个发球提高竞技水平的呢?
-
1 《史记. 切糕传》: 贩切糕者, 多为西域人也。富可敌国。其业暴利,因有民曰:“一两五十,一刀三斤。”更有甚者曰:“一刀杨幂上床, 两刀帝都买房,三到兰博到手,四刀盖茨认娘”。 故欧美人遇奢侈且无力购买,之物时大多惊呼:“哦,卖糕的! 2 这两天都在网上上说切糕,说的我怪馋的,这玩意儿到底什么味道?于是开车出去买了一块。结果根本不是
-
近年来, “ 快撕 ” 这一技术术语经常可以在电视转播中听到,一些业余运动员模仿专业运动员,在实战中也时常运用。在论坛的帖子中也经常看到一些人对“撕”的探讨和求教,并和“拨”一起加以比较。究竟“拨”和 “ 撕 ” 有哪些不同? 实战效果如何,从 直通鹿特丹到鹿特丹世乒赛中得到一些启迪。 一、从理论基础来看
-
12月9日开球网“公益杯”1900分以上比赛报名费敲定为30元每人  
-
2号和儿子一起参加了通州的积分赛,虽然都输了,但是觉得很过瘾。儿子的感觉也很好,小组居然出现了,淘汰赛有幸碰上了老狼伯伯,打的很过瘾,在这感谢大伙的帮助。下次还会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