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我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么? 刚开始打积分赛的时候定分高估了,总掉分不原意多打,所以社会性比赛成了我检验水平的试金石,去年的联通兵临城下很美好,让我非常期待今年,而且下定决心,和谐杯不得而入,stiga杯没人跟我组队,乒协杯我还没乒协会员卡的情况下,一年一度的联通在沃和同学会的报国杯我必须参加,可惜这个决
-
打了几十年球,攻强守弱,优点缺点同样明显,前些年打球靠着身体,年轻气盛,强拉硬打,感觉还行,战绩也可以。这些年随着年龄增长,精神头大不如前,身体体能下降,脚步越来越沉,进攻欲望越来越不如前,防守不行的毛病越来越明显,攻不动,守不住,赢球就困难了。在加强防守练习的同时,还要恢复体能,加强主动进攻,发挥自身优势,能否积极进攻,决定能否取得比
-
重新认识小碎步的重要性及其运用在各种教材上,说到步法都是从跨步、并滑步、交叉步、侧身步等开始,往往小碎步只在最后几小句。其实,小碎步在运用各种步法中最重要,人们几乎在运用各种步法的前和后,都自觉不自觉地在用,以便使动作自然、协调。说小碎步的用量是每种步法×2,也不为过(个人观点)。 即使在发球后,也是先运用小碎步,为下一
-
细节决定成败,我的经验 1、屈膝不是没有限度尺度的,小动作微曲膝,(这里不细说角度等问题)保证随时蹬地起动,重心的高度可用双脚宽度调整2、重心转移时两膝内扣外张,基本上有点稍内扣3、吊球的重量应该精确,直接影响上台击球手感4、多球供球手法落点和推挡陪练手法落点直接影响主练的手感5、幼儿攻球蹬地转腰的使用比想象的还要
-
关于对不定点摆速练习的解读我关于《 关于多球训练中解决对点等问题的看法》的帖子上传后,不少朋友意犹未尽,还想要我进一步谈谈关于多球训练在内容、方法和训练细节上的一些问题,我估计这些朋友也是从事业余训练的教练或者是对训练方法有浓厚的兴趣高手。由于涉及的问题较多,也很具体,因此,要全部回答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里想重
-
今年我也成为取衣服就溜的人 全开球网都知道我打球最难,没办法,家庭角力的结果,双打赛也打不成了,只能喜洋洋挑战赛,经过复杂,今天比较忙,回头再续. 可怜天下乒乓人.
-
最近练习稍多,手感略有恢复,感觉有时候也能根据来球不同进行微调了,那一瞬间的感觉,还真不是一天两天磨练出来的,必须坚持不懈,似乎防守的手感,恢复了三成. 我是直改横的球手,当初直拍时,感觉接发球不错,接过陌生发球几个之后适应了,基本不会冒高和下网,当然那时候的意识也不行,后来改横拍了,刚开始反手基本不
-
马上要参加比赛,已经几个月没有好好练球了,水平在下降,再不练球就不行了,要求自己马上开练。
-
在这里,灌下水,浅谈一下业余高手如何进阶半专业,也就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水平。何谓业余高手?以我短浅的理解,就是在业余界球手当中,水平属上乘,在当地有一定的名气,即与各类业余球手交战的胜率稳定在80%以上。能达到业余高手水平的,必然具备一定的基本功,发接发都相对较好,进攻有一定的套路,防守有一定的能力。但是业余高手与专业或半专业
-
所谓套路球,实际上就是指那些在实战中常见的带有战术意图的技术组合。也就是说,套路球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第一是必须具有实效性,主要是指符合实战需要,它是从比赛中提炼出来的,带有获胜几率的球路组合;第二是它的针对性,球路之间的组合不是随意的,必须有它的目的,具有战术的特征;第三是它的整合性,这表现在某一套路中技术与技术之间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