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北京IT乒乓俱乐部

  • 4
    实战中最简单而且最实用的正手移动步法是一个单步后再加一个并步(或侧跳步)。具体的移动方法是(以右手持拍为准):右脚先向右侧移动一小步,然后两脚同时继续向右侧方向移动一步(幅度可大可小)。 要领:口诀是“上步转腰,跳跨击球”。 “上步转腰”即单步上步时将腰的右侧向后方小幅转动,右腰拧紧,重心下降并
    458 次阅读|没有评论
  • 2
    现在体会出来了,身体带动手臂,离球一定距离时前臂才加速挥拍。如果离球很远就开始加速,会因为击球时已经处于减速期而造成力量不足,因此肌肉一定会紧张,导致手臂失去加速度,出现强行使用很大力气匀速挥拍的情况。这样,同样的击球效果,因为没有找对加速点会浪费很多力气。这也是我或者他人练球容易累的一个原因。
    181 次阅读|没有评论
  • 4
    练习了2小时,用练习板,后改为主板,还是主板舒服. 基功主要练习了反手,后来找到大拇指顶出去撞击合力的感觉,弧线平直. 发抢套路一个都没练好,被 牧羊人 大哥直落5局打败,他的球又涨了,他会见我站位不同给我不同的落点和线路回球. 我的衔接是弱点,打好了先上手就能赢,打不好就失误然后就输球.
  • 14
    有一种球我称之为刀尖球,这球对于专业选手不多见,对于我等业余选手却是常见的. 关键词:刀尖球 Defination:所谓刀尖球,我个人定义,觉得是一种双刃剑的球,要么进攻或者主动发力,但是由于机会两可会造成主动失误,要么就是强打打成功的这种球. 自然我说这球于专业选手不多见,因为他们基功好,这些球对他们来讲,重复过
  • 16
    个人体会,纯属业余,抛砖引玉,共同进步. 记得师傅曾说过,打球时要深吸一口气憋住,尤其在关键球的时候,还有自己发球的时候,体会最深,如此一来,不缺氧,沉住气,正常发挥,抗压能力超强. 当打出一记好球,自然憋着的气要放出来,因此才有了振臂一呼,我发过类似投票,问大家都喊啥,现在听得最多的就是"畜类",速,
  • 5
    分享

    发球用腕

    雷哥 2012-08-20 07:55
    初练发球的球友常为不转而烦恼,这其中除了击球时间的因素外,就是"合力"过程中的问题了。如何发力才能有效?是与用腕有直接关系的。 我们也知道"抖"腕,但在这个"抖"之前的"吃",却很少重视。腕力一定要与小臂的内、外旋有机结合才是发球发力的正确机制,小臂的内、外 旋是控制拍型前倾
  • 9

    【转帖】这才是关键——图解伦敦奥乒选手打球技巧

    前言:本文是本人参加新闻版块的奥运征文的帖子,因为参赛需要,就先行发布在新闻版块。如今评选已经结束,还是转来技术版块吧,毕竟是属于技术帖子范畴。本人才疏学浅,仅是实践中的摸索和自我体验的总结,聊作与大家交流之用。不当之处,敬请大家具体指出来并说出正确的修改意见。 看奥运大赛,不能白看了,会看的
  • 9
    侧身正手高抛抖动式发球 高抛抖动式发球,是我国吉林省运动员刘玉成于1964年发明的,曾成为风靡世界的一项发球技术。其最明显的特点是,抛球高(抛球可达2至3米,甚至更高),增加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使球发得急、快、转,飞行弧线亦与低抛发球迥然不同。 高抛发球,确是一个好的发球形式。但人人都发,就大大削弱了它的威
  • 34
    因为到场晚了,1750的比赛没打上,只能打1550组的。 我一般不愿意参加只打一组的比赛,因为输了就回家,没意思,这一次是上午也打球了,赶场来的,就将就着打,不过看到很多老朋友还是很开心的,尽管很多也就是个脸熟,也就是hi-bye friends,但是看着大家都生龙活虎的打着球,进步着,也替各位高兴。 第一个对手是一位小女孩,应该是
  • 本页有 1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
 4328 1 ...297298299300301... 433     直接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