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一次和冷不丁配合,头一次去和平里参加比赛!总共大约近70对选手参赛,其中不乏一些有名的人士! 赢了 黄建疆/姚家恒 输给了 一暴/张骏 获得了第三名! 下次最佳搭档出马!
-
真是一种悲哀! 球台就在我房间的对面,双鱼的。 只能看,不能打。 还好,我的痴迷度不高。 虽然同行的同事,在我的指导下,球技有所进步,可惜人家基本没兴趣。 当然,我也不能勉为其难。于是,出差随身带的球拍,只好束之高阁。 志同道合,是多么难得呀!
-
请各位大侠不吝赐教,尤其是如何发出带有强烈旋转的台内小球?
-
胜三场输五场,再次输给赵轩颢有些郁闷,输在几个追身长球的回球质量不高,小家伙球没怎么涨,只是关键时候敢于上手很值得赞赏。 C,B组两次输给羽然之家也挺郁闷的,决胜局发球的变化不多且质量不高是主因,发正手位台内小球需要加强旋转。 B组赢的唯一一场是我记忆中第一次打
-
著名的乒乓球教练员李晓东教导我们说:“日常训练要做到四个必须:必须养成盯球的习惯;必须坚持小碎步移动,形成条件反射;必须养成评估每个球得失的习惯;必须进行复合性、综合性的练习,避免线路、落点、力量和旋转不变的机械性重复练习。”他接着说:击球动作有五个存在,击球前都要用
-
转载自 未名 吴大侠作品 第三回 单刀赴会血战太平洋 蔡局一声“好球”,那练球之人转过头来,上下打量了蔡局半晌。当他目光移到蔡局手里 拿着的球拍时,不由露出一些惊异之色。蔡局跨上一步,抱拳道:“兄台,不知小弟可否 向你讨教一二?” 这汉子“哈哈”笑了两声:“求之不得!” 双方摆开阵势,练起球来 。 那汉
-
出差,又是出差。 出差的日子没球打。 不过还好,即便是没球打,但是估计球技不会生疏。 因为原本就没有球技吗,哈哈! 每次长时间不打球,一摸球拍,感觉球感超好。 期待打球的日子!
-
昨天在外边一个单位打友谊赛,碰到个老爷子,结果被打得满场找球。。。这个老爷子看着基本功不怎么地,就是一个全台推挡,还有一板“胡拍”,无论我多么疯狂的弧旋球,他用拍子随便一挡,哪个球就泄下来了,而且不往前走,我只能满场奔波找球,狼狈不堪。。。。惨败之后,我特意检查了一下他的球板,我一直感觉他用的是仿弧或类似正胶的板子,后来发
-
大家好: 我是青岛人王伟祥 。89年生人,今年7月刚毕业。 我已经注意到了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大家都在走着考名牌大学---毕业找工作---工作贷款买房子---结婚生小孩---供房子养小孩---辛苦一生平平淡淡的死去这条狗血的普世道路。话说这条路还真是枯燥无聊压力巨大啊。你们累不累!累不累!!!人生是这样吗???我
-
发球变化偏少,应在力量、落点、旋转上多下工夫。 接发球失误较多,尤其反手位不转、上旋球,正手位台内小球。 回球质量差,回下旋球劈长摆短易失误,易受进攻。 击球下降期过多,失误偏多,进攻威胁减弱,力求多打上升期。 进攻动作太大,回收较慢,导致连续进攻能力偏弱。 生胶、正胶颗粒适应性差。 反手进攻用手腕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