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单决赛,两名中国运动员会师决赛。一边是新科世界冠军张继科,另一边是老队员王皓,就两人的实力而言,反手拧拉对直板横打,张继科占有绝对优势。
比赛开始,张继科看似进入状态慢,实际上他心里非常清楚该怎么打赢王皓。10:6拿到4个赛点,居然全部浪费,而且在10分之前,张继科的逆旋转发王皓正手,总共发了4个,全部不得分。换成业余运动员,同一种发球套路发了4个都不得分,傻子也知道应该换发球了,如果是打波尔,张继科这么发球肯定被教练和球迷骂死了。可现在对手是老队员、老大哥王皓,张继科仍然我行我素,坚持逆旋转发王皓正手,硬是把第一局打到18:16。
第二局、第三局,王皓连续输球,张继科这时候打出了状态,可以说是打疯了,反手拧拉频频得手,王皓被打得没脾气,而且几乎处于缴枪的状态,打球也不变化了,也不准备战术了。张继科的反手拧拉是无解的,世界上似乎还没有人能把张继科的拧拉顶出来一板斜线。如果有这样的球员,完全可以设计这样的战术:发球到张继科的正手,如果张继科正手接发球,就直接上手,不论挑打还是抢拉;如果张继科移动到正手位反手拧拉,直接顶张继科的大斜线反手。王皓是没有这个金刚钻的,输到0:3的时候,看他一脸茫然,一脸的败相,就像04年和08年一样。
最后两局,张继科也不高频率使用拧拉,而是故意输球,让一下老大哥,给王皓个面子,如果张继科4:0拿下,未免有点赶尽杀绝的味道,以后在队里也没法混。于是张继科做出很艰难才赢得比赛的样子,在外行人看来可能没什么,但作为解说的蔡猛不可能发现不了张继科动作开始变僵硬,移动也不积极了,失误增多。难倒说这个时候是张继科体能跟不上了?作为年轻队员,他这完全是在让王皓。
最终,比赛在毫无悬念的4:1结束,如果张继科拿出第二局、第三局的劲头,直接4:0了。但年轻队员总得给老大哥个面子,4:1,比女单的场面还要和谐一些,圆满收官。
再说说其他场外因素。首先是为什么把世界排名靠后的王皓派出去打单打?而不是派世界排名更靠前、打法更先进的马龙去呢?也许这是国家队内部“讨论决定”,马龙毕竟还年轻,下一届奥运会还能打,张继科是新科世界第一,拿不掉,而王皓的参赛,则更多的是有点人情因素在里边的:你都拿了两届亚军了,这次单打还让你去,不过能不能夺冠,还是看你自己在决赛里的表现了......估计张继科在得知王皓参加单打的时候心里也暗自松了一口气,这冠军他以视为囊中之物了。
王皓也许是参加最后一届奥运会了,连续拿了三届亚军,确实很冤。但他拿奥运会冠军的最佳时机不是08和今年,而是2004在雅典,因为不论08还是12,王皓都不是中国男单里实力最强的,而04年,他的对手是韩国人,理应拿到一个冠军才是,可他心理状态不稳,决赛中兵败如山倒,输给了当时爆发的柳承敏,开启了三届亚军之旅。王皓在04年的决赛中如果说是心理作祟的话,08和12就确实是技不如人了。打,或者不打,王皓的水平就摆在那里,没升没降。不过对于王皓的打法,我确实有点很看不明白的地方:作为直板选手,虽然有了直板横打,但也不应该站在中间,左来左接,右来右接,而是应该积极主动的侧身和上手,抢占先机。但在我印象中王皓似乎很少侧身,尤其是像柳承敏那样的大侧身和马琳那种强行侧身,关键时刻王皓似乎也不会搏杀,让观众看起来像是不再状态就被打死一样。我觉得王皓是用直板模仿欧洲的两面弧圈球打法,结果是没有发挥出直板的快攻威力,也没有达到正反手两面拉的极致。
有了三届亚军经历,王皓可以给三亚做形象大使了,搞个代言,挣个小钱花。回头再当个地方体育局的局长之类的,这当然都是后话了。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