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原创]浅谈发力结构决定弧圈球质量和上台率

已有 28 次阅读    2020-04-26 12:44
业余和专业运动员,在练习拉球时动作上都挑不出毛病,但球质不一样,有的业余队员拉球的动作比专业队员还漂亮。但球的质量,弧线、落点、长短、速度、旋转和稳定性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为什么?这是因为发力结构不同。

错误的发力结构是:以正手为例,引拍都是相同的,1、业余队员大多是过早发力(离球较远);2、大小臂过早与身体分家;3、身体过早蹬转;4、小臂过早收回;5、大小臂主动发力,把拉球变成了抽球,过网力不是身体重心位移形成的,也形成不了击球的加速度,所以有球速,弱旋转,稳定性极差,所以业余队员经常莫名其妙的把球拉丢。(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100840.html)

[原创]浅谈发力结构决定弧圈球质量和上台率

那如何拉好高质弧圈球呢?
1、专业队员发力较晚(离球较近);

2、大小臂不过早分家,而是在击球点附近才与身体分家;

3、身体在击球点附近才蹬转;

4、小臂在击球点时才回收;

5、大小臂不主动发力,而是随身体的惯性跟出和收回。这样身体有了过网力,大小臂有了击球的加速度,球才高质且稳定。

你把这5点都纠正了,你也专业了。纠正?谈何容易?都动力定型了纠正太难了,不纠正我敢说你一辈就那样了,有的球友说:“我在球馆都打10多年了,拉球咋还那么水啊”?我说:“不纠正,你还水下去。信不信由你”。怎么才能纠正,一是找专业教练,二是想个笨办法,慢慢练也成,但要有耐心,一但身体能吃住球了,你就可大力拉,就有了信心。

办法是:
1、对着镜子,你按拉球的姿势站好,身体前倾,引拍挥拍和拉球动作一样一样的,但身体不动,也不蹬转,重心也不转移,你就引拍和挥拍,多做几分钟。

2、用你身体带着大臂和小臂挥拍,当拍挥到头顶时,你再瞬间蹬转发力。开始你会很不习惯,但一定要当拍挥至头顶,你身体才跟着发力,这是问题的关键。当你把这个动作做连惯,谐调了。你再找人多球练习,当你找到身体吃住球,和击球加速度的感觉,你才体会到什么才是弧圈球,什么是专业弧圈球。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