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拉球是旋转+速度的最好诠释,是协调发力的最高境界

已有 36 次阅读    2020-05-21 09:04
拉球的攻击力足够大,拉球的威慑力足够强,拉球的方式多种多样,拉球是完美曲线的最佳答案,拉球是旋转+速度的最好诠释,拉球是协调发力的最高境界。

1、拉打
一种“先打后摩”的技术,即通过重心的向前运动,首先实现的是对球的加速击打,通过转体及前臂顺势摆动来辅助摩擦,制造过网弧线。拉打强调的是速度和落点,拉打时只要掌握好拍面角度,可以忽略来球的旋转,拉打的弧线相对低平。(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103480.html)

拉球是旋转+速度的最好诠释,是协调发力的最高境界图1

2、鞭打式发力
一种“先吃后摩”技术,拍子倾斜更小、更竖一些,转腰引拍蓄势,大臂自然摆动,打开肘部,充分放松前臂引动拍子,自腿向腰发力,在重心转移的过程中,力求在臂部适当放松的状态下触球,实现拍子与球的柔软接触,由拍子带动球共同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在共同的运动中不断加速,逐渐增加拍子与球之间的正压力,当正压力达到峰值的时候,收臂摩擦,将球甩出。

鞭打式发力以摩擦球的中上部为主,是一种全身极为放松协调的发力方式,力量足旋转强,且有利于步伐的快速移动,并可连续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多用于在灵活移动中拉球,以及对拉、反拉、机会球的把握等环节。

3、纯摩擦式发力
一种纯摩擦技术,通过向前或向侧、向上的快速摩擦,利用套胶的张力和快速形变,对球施加了一种复合斜向拉力。(比如:流星碰撞可产生火花,流星与空气的高速摩擦也可产生火花,火花产生的机理却完全不同,后一种就是重摩擦,也就是我说的纯摩擦)对重心控制的要求更高,对腰腿的力量要求更大,动作并不拘泥于一成不变,摩擦的方向可根据来球的旋转而定,可摩擦球顶,可摩擦球的侧面,甚至可摩擦球的中部和中下部,拉出来的弧圈球,旋转变化多端,第一弧线较高,第二弧线强烈下扎或侧拐。

缺点:纯摩擦式拉球需要集中全身力量,全身有一个集中收缩发力的过程,拉完一板,需要熟练的衔接技术来充分放松身体。

因此,很少有人能连续多板使用纯摩擦式发力,多用于与其他技术配合使用,杀软球,接发球抢拉抢冲,拉侧拐,反手拧拉不出台的强下旋、和侧上下旋,也可用来突然改变拉球节奏,或者使球旋转增加而不向前走球,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拉球是旋转+速度的最好诠释,是协调发力的最高境界图2

拉球技术的简单实践运用
拉球的技巧可以练习,拉球的旋转可以提高,拉球的落点可以控制,拉球的准确率可以不断提升。而实践中最有威胁的拉球不是最转的球,而是最出乎对手意料的球。因为无论你的球如何地转,只要在对方预见范围之内,就没有太大威胁。鉴于篇幅原因,我只简单说一下拉球的结合。

一、以拉高调与拉前冲来实现节奏变化。

二、以拉冲直线和斜线来实现线路变化,现在更加流行的是:直线+斜线,而非斜线+直线。

三、以连续高调来实现落点变化,看看波尔那小伙吧。

四、强化对拉中前冲和侧拐的结合运用,增加对方跑动幅度。

五、反手在中台或反手位拧拉右侧上,结合正反手拉冲。

六、运用反手在正手位拧拉香蕉球,拧出来的效果真的很拐,实现了接球方式的变化,完全可以在上手第一板给对手以沉重打击。

七、拧拉一板侧上+拧撇一板侧下。反手拧拉右侧上,结合反手拧撇左侧下。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