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身法训练实用秘笈

已有 635 次阅读    2015-09-23 09:17
                              身法训练实用秘笈
                                   zhuyw68
  初学拉球的许多球友,腰腿大臂小臂手腕,甚至是手指,可以说全身都是紧的,结果球来了,不是漏了,不是下网就是出台,拉过去的球与所用的力根本不成下比例,不说上台率极低,就是旋转也与自己想像差了十万八千里。究其原因,就是身体不会放松,或者说在拉球前不会放松身体,对过来的球有一种莫名其秒的恐惧感,唯恐拉不住球,唯恐拉不好球,唯恐拉不转球,结果适得其反,这就是身法训练不到家的根本症结所在。
  其实,即使是初学者在训练手法的时候,已经用到身法,手法再好也需要身法做支撑、做保证,无论是发球,还是接发球,手法好,身法不好,同样发不出高质量的球,同样打不出高质量的球,还是那句话,打乒乓球手法、身法和步法必须同时掌握,同时训练,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缺一不可。
  身法包括准备姿势的身法、发球身法、正手近台攻身法、反手拨身法、正反手拉球身法、搓球身法、削球身法、推挤身法、拧拉身法、挑打身法等等,上述每一种身法又划分为若干种,比如正手近台快攻身法又包括准备身法、引拍身法、攻球身法和还原身法。科学合理的身法不仅能够给手法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撑,而且有利于手法充分的发力,让发过去的球极具威胁,让击打过去的球极具冲击力,最重要的是身体各部位协调发力、协调用力,通过身体重心的左右前后上下移动,让发球、接发球更稳定,更刁钻,更具有迷惑性,更具有威胁力。
乒乓球,达人秀 乒乓球,达人秀
  不同类型的身法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比如正手近台攻准备身法两腿开立,比肩略宽,持拍脚稍后非持拍脚半脚掌左右,双膝自然弯曲,收腹含胸,身体正对球台,身体重心在两个脚的前脚掌内侧,眼睛直视对方来球,大小臂自然弯曲,球拍放到身体前方偏右(以右手持拍为例),拍形稍稍前倾,手腕自然下沉,握拍不紧不松,自然地放在胸前偏右位置与实战的准备姿势身法基本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实战准备姿势身法站在球台的反手位,而攻球的身法却是站在球台的中间偏右位置。
  同样,近台快攻的身法与正手位拉球的身法也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其中准备身法除了拉球的准备身法两脚开立稍微大一些,拉球站位比近台快攻稍靠后一点之外,其他与近台快攻的准备身法基本相同。
  正手近台快攻的引拍身法和正手拉球的引拍身法区别比较大,正手近台快攻的引拍身法是,身体向右转腰带动大臂小臂球拍右转,小臂与大臂之间的夹角自然打开,小臂与球台桌面基本平行,球拍位置处于身体右方三点钟方向,身体重心压到持拍脚上,非持拍脚稍稍离开地面一下。
乒乓球,达人秀
  正手拉球的引拍身法是,身体向右转腰带动大臂小臂球拍右转,小臂与大臂之间的夹角比正手近台快攻打开的大一些,小臂向下自然放下靠近膝盖附近,球拍位置处于身体右方四点钟或五点钟左右方位,身体重心压到持拍脚上,非持拍脚脚后跟稍稍离开地面一下。
  这里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初学的球友或学生对转腰或者拧腰不是那么好掌握,或者说根本没有转腰的意识,实际上不少打了好多年的球友在攻球和拉球时也是不怎么会转腰或拧腰,我教学生的诀窍是,对学生不提拧腰或转腰,而是要求学生左肩对着来球往前顶(以右手持拍为例),只要是左肩往前顶了,身体的腰部自然往右转。
  在身法当中,除了蹬、转、收或者快收等身法异常重要之外,身法中的肘部身法也相当重要。肘部不同于手腕和肩关节四面八方都可以活动,它的活动范围虽然只是局限于联结小臂和大臂,在一个方向伸直和弯曲胳膊,但是肘关节是最不容易疲劳的一个关节,打球的时候用的最多,肘关节在乒乓球技术中虽然不是发力一个重点部位,但是它却是乒乓球技术发力的支点,可以说是无处不用。
  正手攻球肘部是最重要的支点,肘部支撑的稳不稳,直接影响攻球的稳定性,在攻球的过程中,肘部可以水平前后移动,但不允许抬起和压低,抬肘和拉肘都是攻球致命的问题。
乒乓球,达人秀     

  反手拨球肘部同样是最重要的支点,小臂向前向上和向右挥击就是以肘部为轴心,肘部支撑的稳不稳,直接影响到拨球的稳定性和质量,反手拨球的过程中,由于身体生理上的原因,肘部可以水平由身体外侧向里侧移动,但是移动距离非常短。
  正反手搓球肘部同样是最重要的支点,在搓球的过程中,要注意肘部的压低,让小臂更低更平的贴近球台桌面。
  拧拉肘部的支撑更加重要,在拧拉特别是在侧拧的过程中要注意抬高肘部,往前顶肘,樊振东的侧拧肘比肩高非常科学合理,有助于侧拧的发力和拧球的稳定性。
  挑打挑拉下旋球肘部的支撑同样重要,只是与侧拧不同的是,在挑打挑拉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压低肘部,便于给球一个向上的力
  拉球肘部虽然不是唯一的一个支点,但是快收小臂仍然要靠肘部做稳定的支撑,在快收小臂的一瞬间,肘部的稳定性特别重要。
  直拍的推挡同样要用肘部做为支撑,只是这时的肘部要有一个前送的过程。
  弹击时肘部千万不动,肘部越稳弹击的质量越高。削球对肘部支撑的要求更高,特别是近台的正反手削球,小臂大范围长距离的快速挥击就是围绕肘部这个支点来进行的。
  不少球友在练习拉球的过程中会出现肩部疼痛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拉球的技术动作不正确,拉球的发力不正确,换句话说就是身法不正确。
  乒乓球所有技术里面真正用到大臂和肩部发力的技术少之又少,即使是大臂和肩部发力也是辅助发力。拉球却是个例外,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想拉好球,想把球拉的既爆又冲,大臂和肩部发力是必不可少的。同样,乒乓球技术里面发力以肩部为支点的也是少之又少,而拉球同样也是个例外,拉球的初始支点或者说拉球的初始发力却是以肩部为轴心的,以肩部为轴心到底是对是错,各式各样的说法都有,我的体会是,拉球发力的初始支点就是肩部,以肩部为轴心,大臂由后向前运动带动小臂和手腕,次之支点是肘部,那就是以肘部为支点迎着球向前向上快收小臂,再次之是腕部,那就是手腕由下沉到向上向前内收。三个支点递次进行,这也是拉球不容易掌握的原因。
乒乓球,达人秀
  拉球发力虽然初始支点是肩部,需要肩部关节的运动,但是并不代表拉球需要肩部剧烈发力,拉球爆和冲的力量主要来源于脚步蹬地、腿部发力、臀部发力、腰部发力、小臂发力和手腕手指等协调发力,大臂和肩部只是辅助发力。
  说起臀部发力,我认为当前国内甚至世界上梁靖昆的臀部发力是最好的,建议球友多看一些梁靖昆的比赛视频,从中找出他臀部发力的技巧。
  当然身法还包括身体其他部位的训练,比如两只脚可以产生向上向左向右向前向后等力,拉下旋时用力向后蹬地可以产生向前的力,让你的身体重心前移,给球一个稳定的向前的冲击力;两条腿可以产生向下向上向左向右向前向后等力,两条腿用好了,只用两条腿都可以打球,比如拉下旋球的引拍,你的双膝应向下弯曲一下,让身体的重心下移一些,拉球的时候反之,让身体的重心上移,给来球制造一个能够过网的向上的弧线;腰部同样主要可以产生向左向右向前向后的力,攻球拉球腰部不会用,攻拉的质量不会高;腹部主要可以产生向前向后的力,反手的所有技术都要用到腹部的力量,正手攻拉如果也能用上腹部的力,你的攻拉的质量用更高。小臂是打球身体各部位中用的最多的一个部位,小臂可以产生任何方位的力,乒乓球所有技术几乎都要用到小臂,在一定程度上讲,打乒乓球就是练习小臂发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力。
  身法的最高境界就是用身体打球。
  “用身体打球”这句话,也许只要是打过球的球友或许都知道,但是不同水平、不同阅历的球友对句话的理解肯定不同。
  我在教学生拉球的时候,其中一个刚刚转到我手下有相当水平的学生对于我的什么蹬转快收小臂等等非常不感冒,他这样给我说,拉球根本用不着什么蹬转,对着球收小臂就行了,用上什么蹬转,我都不会拉球了,我用小臂拉球就是用身体打球。
他怕我不信,还拉着我给我做示范动作,果然没有看到他的身体其他部位在动,就是对着球收小臂,还别说,球还拉的挺好。
  其实这位学生说的没有错,用小臂拉球,本来就是用身体打球,道理很简单,因为小臂是身体的一部分,只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只用小臂拉球拉得过脚腿臀腰大小臂和手腕手指一起用力、一起协调用力的拉球吗?
  课堂上,我没有对这位学生说些什么,只是课后我把这位同学留了下来,一对一,他发我拉,我拉他接,五个球看他能接住几个。
  第一个球,我只是用手腕把球拉过去,身体的其他部位都没有动,他非常轻松地就把球拉住了。
  第二个球,我用手腕和小臂把球拉了过去,他仍然把球稳稳地接了过来。
  第三个球,我用手腕和两条腿把球拉了过去,他接的仍然比较轻松。
  第四个球,我用手腕和转胯拧腰把球拉过去,他仍然把球接了回来。
  第五个球,我用蹬地、两腿(腿部动作看全民学乒乓)、转胯、拧腰、大臂抡圆了、快收小臂,加上手腕的下沉内收把球拉了过去……他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师,我错了”。
乒乓球,达人秀

  很简单,一个小学生,虽然是县级小学组的冠军,不可能接住一个成年人全身发力、鞭打式发力拉过去的球。
  以后的时间,这位学生特别注意身体的协调发力,训练非常刻苦和勤奋,在这个周的周一我们省举行的鲁能选拔赛我们地市级的比赛上,他得了第五名。是否能去鲁能培训,还要听从通知。
  当然,要想成为顶级的乒乓球高手,除了学会用身体打球外,还要学会用脑袋打球,要学会边看球边比划涨球的技巧,要学会一朝顿悟、一朝飞跃,经常思索适合自己身体状况、适合自己打法的身法。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