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老菜鸟瞎折腾之自创握法

已有 310 次阅读    2017-02-22 14:51

我是老菜鸟一枚,十几年前读高中时玩过乒乓球,那时候真的只是玩,球桌是水泥做的,也没有人教,只要能把球打到对面台就行了。一晃十数载过去,机缘巧合之际,重新拿起球拍,运动当减肥。我拿的是直拍,那个年代还是拿直拍的比较多。太久没玩了,拍子都不会拿了,打了几天,食指开始发痛。寻思着怎样拿,才不会痛呢。难道要用横拍?网上买了块二手横拍试了下,超级不习惯。难道就没有第三种握拍方法吗?又是谁规定了只能用横拍和直拍这两种方法呢?能不能自创一种握法呢,反正自己也是业余中的业余,更没想着要去拿什么世界冠军,只要拿拍拿得舒服就行了。想着想着,突然间,脑海中闪现了洛杉矶四重奏·泰南德(Pumping Nylon》)中关于右手的姿势,心想着能否也可以应用于握乒乓球拍呢?


 
于是我按照弹吉他的右手预备手型,如下图:

      然后把乒乓球拍塞进去,各个手指自行找到舒服的位置,如下图,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大拇指关节与拍柄的斜切口是那么的贴合,仿佛就是天作之合;食指贴在护边上,可以稳定拍子,还能通过食指的运动来调节拍子;其余3根手指自然弯曲贴在拍背作支撑用:



细想一下,其实横拍也是这样的预备手型,只不过拍柄和拍头的方向刚好相反而已,如果说横拍像握刀,那么这种握法就像反手握刀法,看看火影忍者的文太,是不是很酷?转几个角度:




瞎折腾出来之后就是上面那个样子了,呀哟,不错哦,感觉还真舒服啊,而且看上去还有点像直拍握法,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理论上来讲,这握法和横拍握法只是拍柄拍头换个方向而已,可以适用横拍握法的大部分技术,并且因为换了个方向,一部分拍面纳入手掌范围,有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整个手对拍面的支撑能力增强,理论上能打出更强力的球。如果硬要给这种握法一个名字,我想就叫横直握法吧,开玩笑的,哈哈,来个大气一点的名字:纵横握法,怎样,是不是有点驰骋乒坛的意象。



期间有握回原来用的直拍,却发现大拇指刚好压在胶面的边缘,握久了,大拇指会麻,同时食指够不到护边,有点滑手。曾猜想如果把直拍的胶面贴成横拍那样子应该会更好,但是自己也懒得折腾了,就一直用横拍,有兴趣的土豪可以去试试。


接下来就是实用体验了。稍微熟悉之后,已经回到原来直拍握法的水平了(虽然原来也只是菜鸟水平),并且正手攻球变强了,反手也容易了,但用不了推挡,要完全舍弃推挡。同时想起以前右手不会用筷子,然后换了左手学拿筷子,后来右手居然自然而然就会了,所以趁着换了种新握法,想把自己之前的野动作改过来。于是在网上搜索各种教程,结果搜索到了乒乓,从那时开始关注这个网,有事没事上来看一看,从零开始重新学基础,改动作。个人认为,基础的发力原理是通用的,结合自己的握法去调整动作就可以了。然而自己水平太差,也没什么时间去练习,发挥不出威力。但无论怎样,还是达到了原来的目的,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手指痛了。



我不知道会不会早已有人用过这种握法,并在使用过程中已将其验证为该舍弃的握法,但我自己用着还是感觉挺好的。发这篇文章出来,也不是为了什么,只是希望对一些人有用,还请各位看官莫喷。像我这种的业余之中的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没有条件从小就系统学习,不得其法,工作之后也疲于为生活奔波劳碌,现在已是中年大叔一枚,一个月能打两次球就算是很奢侈的了。就是因为心中还存留着对乒乓球的一点热情,所以才艰难地挤出时间,拿起球拍,挥洒汗水,并愿将之坚持下去,成就健康人生。

【原创】老菜鸟瞎折腾之自创握法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2385&fromuid=112994
(出处: 乒乓)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