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处处有师父,涨球靠自己 ——浅谈业余练球思路

已有 304 次阅读    2017-06-24 09:35
处处有师父,涨球靠自己
——浅谈业余练球思路

  自从加入这个俱乐部,每日都能享受着打球的快乐,回忆起刚进俱乐部,刚开始打球的时候,身边都是“高手”,身边都是师父。很多上了年纪的球友,都很热心,开始,每个俱乐部的人都会邀你打上几局,稍高的选手,看你水平很菜,下次就不主动找你了,水平一般的,也能在我这里找到胜利的滋味,而后,会耐心地指导一翻。俱乐部五十岁以上的老球友很多,像我这样三十多岁的少得可怜,没有几个。所以,经常耐心地听每位“师父”指点。时间长一点,适应了这个场合,毕竟年轻,终于用了半年时间,能战胜了那么十个八个水平不高的“老头”。我终于认识到,这样打下去(只靠实战乱打),很难真正地提高水平,打个几十年,也不会有太大起色。

    于是决心,找俱乐部老板,被称为当地一流高手,学球。他主要是教小孩,像我这样的成人学员并不多。经过一年的半专业(我自己这么认为)学习,已经能将基本的正反手动作打得有模有样。从那以后,我就是边学边教,帮着带一些小学员,能当上教练,完全是动作还过得去,我教练有这样一句话,“只有打出标准的动作,才有更贴切的动作体验。”所以,经常能为小学员们示范动作。准确说,我踏实学球时间是半年,再多的时间,教练把心思用在了小孩子们身上,我就看视频,看文章,显然迷上了乒乓球,2013年,我注册成为乒乓会员,因为从中看到了大量免费教学视频,我把自己看过的一些文章,发到了网站上,也正是如此,荣幸地加入了乒乓基础教练团队,身边有着很专业的教练,当时,处处迷惑的我,通过和他们学习,将自己曾经学习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对乒乓球技术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从刚入网站时大量地转载别人的文章,到现在敢于大量地去写自己对各技术的体会,和球友交流心得,可以看到,自己,无论是球技还是技术,都在进步。我深刻地理解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

  现在,俱乐部的“师傅”还像当年一样,一点也不少,经常会有“师傅”为别人指导着,为新手“教学”,而这些曾经我当年的“师傅”,已经不再教我了,球打得怎么样大家都会看,每个人都有着对乒乓球的理解,每人的只言片语,都是自己的真切体会,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能否真正对你有帮助,这就不好说了,可能有帮助,也可能有影响。我的进步经验就是,自己要对乒乓球有理解,有主见,不要谁的“指导”都听,也不要谁的“指导”都不听,倒底该听哪些,不该听哪些,就要看你对乒乓球的研究和理解了。最后还是那句话,“处处有师父,涨球靠自己”。
乒乓网-姜武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