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刘国梁、孔令辉的江湖地位
已有 686 次阅读 2017-07-21 21:09视角——刘国梁、孔令辉的江湖地位
正值壮年的刘国梁和孔令辉,一个升职,一个被贬,相继“下课”,殊途同归。可谓风云莫测,世事难料。
他俩的“淡出”也许是暂时的,兴许过不了多久胡汉三又回来了;也许是永远,黄鹤一去不复返。
当今中国,“改革”乃时代主旋律,大势所趋,且任重道远,山高水深。国乒不是“世外桃源”,当然不能置身事外。孤独求败也罢,辉煌极致也罢,该来的事情总会来,理由肯定还很充分。这世上,任何真理都是相对而言。很多时候,“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不一定就放之四海而皆准。
无论上层建筑还是经济基础,各行各业的任何一项改革举措,说穿了就是一次利益再调整,蛋糕再分配。既然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总会有人应运而生,踩对了节奏,成了所谓的“弄潮儿”;难免也有人会一脚踏空,溺水窒息,成了十足的“倒霉蛋”。
20多年了,两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或欢蹦乱跳或正襟危坐的身影,冷不丁就这么“淡出”了我们的视野,极有可能不能再陪伴我们一起玩下去了,球迷多多少少有些不习惯,还夹杂着一丝莫名的伤感。
青山依旧,物是人非。

1992年9月,成都中国公开赛,16岁的刘国梁初出茅庐,用他的“直拍横打”,将瓦尔德内尔及等诸多世界名将打得晕头转向,东倒西歪,遂一战成名,被视为郭跃华、江嘉良的接班人。
1994年4月,不满19岁的孔令辉崭露头角,获得第2届世界青年锦标赛男单冠军,成为继刘国梁之后国乒新生代中另一颗希望之星。
1995年4月天津世乒赛,男单八分之一决赛,孔令辉3比2力克卫冕冠军法国的盖亭,刘国梁3比2力克当时唯一的“大满贯”得主瓦尔德内尔。最终二人会师决赛,孔令辉3比2胜出,阔别八栽,中国人再度捧得圣·勃莱德杯!
同年10月法国尼姆,孔令辉手感依旧火热,半决赛、决赛先后击败德国的罗斯科夫、法国的盖亭,收获了世界杯。
1996年8月,亚特兰大奥运会,刘国梁先后淘汰了加拿大的黄文冠、德国的罗斯科夫等高手,决赛战胜老大哥王涛,在乒乓球进入奥运殿堂八年之后,终于为中国队摘取了这枚宝贵的男单金牌!
同年9月尼姆。刘国梁趁热打铁,先后战胜比利时的塞弗、克罗地亚的普里莫拉茨,并在决赛中以3比1力挫瓦尔德内尔,也收获了世界杯。
1999年8月,荷兰埃因霍德世乒赛,刘国梁先后淘汰了瑞典的佩尔森、韩国的吴尚垠、奥地利的施拉格,决赛以3比2战胜同门师弟马琳,率先圆了“大满贯”的中国梦。
2000年9月,悉尼奥运会,孔令辉在进入4强前以两个3比2淘汰了波兰的布尔什奇克、奥地利的施拉格,半决赛3比1击败佩尔森,决赛3比2战胜瓦尔德内尔,也完成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大满贯”。
国乒“二次创业”,刘国梁与孔令辉功不可没。
双子星座,熠熠生辉。

上世纪90年代,群雄割据强手如林,欧亚对抗势均力敌。
五届世乒赛,男团瑞典队三次称王(1991、1993、2000),中国队两度登鼎(1995、1997);男单欧洲选手亦是三次夺魁(1991佩尔森、1993盖亭、1997瓦尔德内尔),中国选手两度折桂(1995孔令辉、1999刘国梁)。
三届奥运会,男单欧洲选手一次摘金(1892瓦尔德内尔),中国选手两次夺冠(1996刘国梁、2000孔令辉)。
十届世界杯,欧洲人六次捧杯,中国人四次。
三大赛事,中欧平分秋色。
那是一个龙腾虎啸、激情燃烧的年代,竞争尤为惨烈,鹿死谁手,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没有一位选手能保持常年不败,甚至半年不败也做不到。若想三四年外战不输球(就像今天的马龙、樊振东),无疑是天方夜谭。平心而论,刘国梁、孔令辉“大满贯”之旅的艰辛程度,远远大于后来的张继科、马龙。
迄今为止,孔令辉还是国乒最年轻的世乒赛冠军,1995年天津,他才19岁零7个月。刘国梁还是国乒最年轻的奥运会冠军,1996年亚特兰大,他20岁零8个月。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2003年,刘国梁接掌男乒帅印。雅典、北京、伦敦、里约四届奥运会,男子共8块金牌,拿了7块(2004那次男单失手,皆因“太后”垂帘听政胡乱支招,似乎又不能完全赖他);七届世乒赛,囊括了所有的男团、男单奖杯。刘国梁的执教生涯,近乎完美,超越了他所有的前辈。
2013年,孔令辉执掌女队帅印。里约奥运会,收获两金;三届世乒赛,包揽了女团、女单、女双奖杯。孔令辉执教时间虽然不长,只是一个奥运周期(4年),但三大赛事金牌失误率为零,同样不简单。
二人的执教生涯,亦是功勋卓著,可圈可点。
国乒的持续辉煌,自然有诸多的因数,乃“合力”铸成。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国乒之所以走到今天,或多或少与这两个已经体态发福的男人、尤其是绰号叫“刘月半”的男人有关。
毋庸置疑,刘国梁、孔令辉的江湖地位已载入国乒史册。
“年少万兜鍪,坐断远东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孔、刘!生子当打乒乓球”。

本质上,芸芸众生都是利己的,庸庸碌碌图个温饱也罢,轰轰烈烈建功立业也罢,首先追寻的就是个人价值。只要这个追寻的过程是正当的(不损害他人利益,不触犯法律),社会价值自然也就包涵其中。
——令人不解的是:我们的“价值观”屡屡被人为地拔高,弄得漫步云端,虚无缥缈。
人无完人,英雄也会有短板(这样那样的毛病和缺点)。“改革”,终究只是手段,目标是让事物变得更美好(更科学、更合理、更公平)。用人的关键,在于取其之长,看他是否胜任自己的岗位,从而完成我们的既定目标。
——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时候,“选边站队”比干得好坏与否更重要。
离了谁地球都照转,尤其是国乒。没了刘国梁与孔令辉,中国乒乓球队三十年内大概还是无对手,或许,这就是改革者大刀阔斧的“底气”所在吧。
但愿,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乒乓网 渔樵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