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打乒乓?
已有 166 次阅读 2015-10-10 09:34《乒乓创作达人秀》我为什么打乒乓?
50pingpang
昨天上午,我跟童老师去打乒乓球,不知是放暑假未经常打球的原因,还是新买的729练习球弹性不好的缘故,练习正手攻球时不是下网就是出界,好像自己就不会打球似的。晚上跟先生聊起上午打球的情况,自己直说郁闷。最后,还是他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你别忘了为什么打乒乓球啊!”
静静想来,思绪万千……
为了兴趣爱好而打。高中最后阶段喜欢上了乒乓球,但为了高考只得忍痛割爱;读大学后,又为了功课而再次放弃。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最好的学习乒乓球的机会,并随时间久远渐渐淡忘。然而年轻时的兴趣爱好是不会真正磨灭的,一旦有了合适的时机和条件,就会再次萌发。想必是时候了,现在喜爱打乒乓球,恐怕是36年前深藏在心里的个人愿望吧!还愿也。
为了锻炼身体而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发福,体重超标,颈椎不好,肩腿酸痛,手臂无力,还有血压高、血脂高等等,病渐渐找上门来了。锻炼身体成为了必须,打乒乓即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又是能长久从事的运动,何乐不为?日前,打乒乓球对自己身体带来的良好效果已经显现:体重减轻了、肩腿不疼了、血脂降低了、体能增强了。一句话,打球带来的身体健康是啥也换不来的。
为了快乐开心而打。在学校吃过中饭之后,约上童老师去乒乓球室学上一个多小时的球,一边打球,一边聊天或聊球,动作不对童老师还会及时纠正,球技进步了,友情加深了,身心放松了;休息的日子,跟先生一起到俱乐部打球,说说笑笑,一身大汗。这感觉真爽!是啊,每天抛开工作、生活的压力,享受着打球的乐趣;打不成球的日子就聊球。每天不离乒乓球,好像生活的质量也提升了。
为了以球会友而打。通过打乒乓球,我结交了球技高超、动作标准、球风飘逸潇洒,为人正直善良,做事严谨细致,教球耐心严格的童老师;结交了对球痴迷、性情温和、待人热情的王老师;结交了机智幽默,妙语连珠,玩球于股掌之中的陈老师;结交了心直口快、个性鲜明,兴趣广泛的黄老师;还有器材迷、弧圈控等等老师,与球友融洽的感情,令我十分珍惜!也更喜欢打乒乓球。
兴趣、健身、快乐、交友是我打乒乓球的源动力,技术的提高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打球有固定的地方、有闲暇的时间、有志趣相同的球友真是幸之又幸。乒乒乓乓,快乐健康!而使我迷上乒乓球的正是我的教练童老师。请看下篇:我的教练童老师
痴迷阶段:时间2014年9月 4日---- 2015年1月16日
学球频率:每周接近5次,每次约1.5个小时,共计约120个小时。练球时间大量增加。
学习内容、收获与存在问题
1、正手攻球:动作基本正确,但没有真正定型,打的好能够连续打100板以上,球落点基本控制在对角区内。问题是击球点偏后,有时还会扫球,没有弧线。
2、反手拨球:动作基本正确,打得较好时能够连续打50板以上。球落点基本能控制在对角区内。问题是手缩在后面迎前拨不够,拨球力量不大,落点不稳定,有时还会下切球,弧线不够,易下网、碰网。
3、正手提拉下旋球及摆速:正手提拉下旋球成功率超过50%。球落点一般在对角区内,也能拉直线。回球如在正手位,第二板轻挡基本可以接回去,如回球突然到反手位,则容易失误。提拉后还不能快速还原到位,尤其是身体重心还原慢(成弓步),还不够注意对方手上的回球动作,不能提前判断好落点并移动到位。
4、搓球:能够进行不定点正反手搓下旋球,相对反手搓的稳定一些,正手搓球动作舒展些。但有时会不等球到高点就搓,有时会碰一下球就回缩没有向前送,有时会球拍上翘搓的高,有时步伐移动不到位、重心后仰;搓球的节奏受对方的影响等。
5、发球:能够站在反手位发直线、斜线长下旋球及斜线近网下旋球;砍式发侧旋或侧下旋球。反手发的下旋球不太转,基本不会发不转的短球(尤其是直线短球)、不会发上旋球,发的奔球不够快,落点也不好;有时自己也不清楚发出的球到底是下旋还是侧旋;有时发球太急,失误多。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